公路工程原地形摄影测量过程控制策略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摄影测量环境影响因素 | 第17-28页 |
2.1 自然环境的影响 | 第17-25页 |
2.1.1 太阳高度角 | 第17-18页 |
2.1.2 光照度 | 第18-21页 |
2.1.3 大气能见度 | 第21-22页 |
2.1.4 风速 | 第22-24页 |
2.1.5 雨雪 | 第24-25页 |
2.2 电磁环境的影响 | 第25-27页 |
2.2.1 指南针 | 第25-26页 |
2.2.2 地面无线电 | 第26页 |
2.2.3 卫星信号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摄影测量控制参数研究 | 第28-44页 |
3.1 控制参数 | 第28-38页 |
3.1.1 摄影角度 | 第28-31页 |
3.1.2 摄影高度 | 第31-32页 |
3.1.3 相机像素 | 第32页 |
3.1.4 地面分辨率 | 第32-34页 |
3.1.5 影像重叠率 | 第34-38页 |
3.2 控制参数阈值 | 第38-43页 |
3.2.1 摄影角度 | 第39-40页 |
3.2.2 摄影高度 | 第40-41页 |
3.2.3 相机像素 | 第41页 |
3.2.4 地面分辨率 | 第41-42页 |
3.2.5 影像重叠率 | 第42-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 | 第44-53页 |
4.1 航测无人机选择 | 第44-46页 |
4.2 搜集资料 | 第46-49页 |
4.2.1 地形资料 | 第46-49页 |
4.2.2 气象资料 | 第49页 |
4.3 现场踏勘 | 第49-50页 |
4.4 空域申请 | 第50页 |
4.5 航拍飞行 | 第50-52页 |
4.5.1 判断天气条件 | 第50-51页 |
4.5.2 航测准备阶段 | 第51页 |
4.5.3 无人机起飞航测 | 第51-52页 |
4.5.4 飞行监测 | 第52页 |
4.6 数据检查 | 第52页 |
4.6.1 影像数量 | 第52页 |
4.6.2 影像质量 | 第5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地形三维建模及误差分析 | 第53-67页 |
5.1 三维建模 | 第53-56页 |
5.1.1 三维建模理论 | 第53-54页 |
5.1.2 三维建模软件 | 第54页 |
5.1.3 三维建模流程 | 第54-56页 |
5.2 三维模型精度影响因素 | 第56-61页 |
5.2.1 地面控制点 | 第56-57页 |
5.2.2 航线规划 | 第57-61页 |
5.2.3 影像质量 | 第61页 |
5.3 三维建模误差分析 | 第61-66页 |
5.3.1 模型校正 | 第62-65页 |
5.3.2 成果输出 | 第65-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工程应用 | 第67-75页 |
6.1 高边坡巡检 | 第67-69页 |
6.1.1 工程概况 | 第67页 |
6.1.2 勘测目的 | 第67-68页 |
6.1.3 航拍方式 | 第68页 |
6.1.4 成果及效果评价 | 第68-69页 |
6.2 滑坡体勘测 | 第69-71页 |
6.2.1 工程概况 | 第69页 |
6.2.2 勘测目的 | 第69-70页 |
6.2.3 航拍方式 | 第70页 |
6.2.4 成果及效果评价 | 第70-71页 |
6.3 山岭小区域快速建模 | 第71-74页 |
6.3.1 勘测目的 | 第71页 |
6.3.2 工程概况 | 第71页 |
6.3.3 航拍方式 | 第71-72页 |
6.3.4 成果及效果评价 | 第72-7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5页 |
进一步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