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县级高中数学魅力课堂的探究--以山东省新泰第一中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的意义所在第10页
    1.3 研究理论依据第10-12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7页
第二章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现状调查第17-24页
    2.1 调查目的第17页
    2.2 问卷调查第17-20页
        2.2.1 调查对象第17页
        2.2.2 调查方式第17页
        2.2.3 调查结果和研究第17-20页
    2.3 访谈调查第20-22页
    2.4 调查总结第22-24页
        2.4.1 目前高中数学教育急需改变的原因第22-23页
        2.4.2 新课改实践的必要性第23-24页
第三章 魅力课堂的原则第24-27页
第四章 魅力课堂的模式研究第27-32页
    4.1 培养模式第27-28页
        4.1.1 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第27-28页
        4.1.2 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更能得到充分的锻炼第28页
    4.2 魅力课堂的特点第28-29页
        4.2.1 教学媒体的利用第28-29页
        4.2.2 课前准备合理第29页
    4.3 教学时间安排表第29-31页
        (1) 魅力课堂的时间安排第29-30页
        (2) 时间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第30-31页
    总结第31-32页
第五章 魅力课堂的策略第32-37页
    5.1 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第32-33页
        5.1.1 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第32页
        5.1.2 加强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第32-33页
    5.2 认真组织集体备课,精心编写好相配套的导学案第33-34页
        5.2.1 坚持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第33-34页
        5.2.2 做好学情调查和学习内容分析第34页
    5.3 灵活应用好现代网络多媒体设备第34-35页
    5.4 充分优化课堂组织管理模式第35-37页
        5.4.1 合理组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第35页
        5.4.2 合理分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第35-37页
第六章 魅力课堂的评价第37-41页
    6.1 基本情况分析第37页
    6.2 调查情况分析第37-40页
    总结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1: 高中数学老师的相关问卷调查第43-46页
附录2: 针对高中教师的具体问题第46页
附录3 “魅力课堂”教学模式调查问卷(学生)第46-48页
附录4 学案展示第48-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运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对初中学生渗透高中数学知识的研究--以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