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

新型1H-吡唑并[3,4-d]嘧啶衍生物作为BRAFV600E和VEGFR-2双重抑制剂的设计、合成、生物活性评价及分子模拟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酪氨酸激酶研究概述第13-20页
        1.2.1 BRAF研究概述第13-16页
        1.2.2 VEGFR-2研究概述第16-18页
        1.2.3 BRAF~(V600E)/VEGFR-2双靶点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1.3 研究思路第20-21页
第二章 BRAF~(V600E)/VEGFR-2双重抑制剂的设计、合成第21-60页
    2.1 1H-吡唑并[3,4-d]嘧啶类化合物的设计第21-23页
    2.2 1H吡唑并[3,4-d]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第23-25页
    2.3 实验部分第25-60页
        2.3.1 试剂与仪器第25页
        2.3.2 5-[(1H-吡唑并[3,4-d]嘧啶基)-4-氧基]-1H-苯并[d]咪唑化合物的合成第25-55页
        2.3.3 5-[(1-甲基-1H-吡唑并[3,4-d]嘧啶基)-4-氧基]-苯并[d]噁唑化合物的合成第55-60页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第60-71页
    3.1 实验部分第60-63页
        3.1.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60-61页
        3.1.2 目标化合物对激酶抑制活性的测定第61-62页
        3.1.3 目标化合物抗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第62-63页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3-69页
        3.2.1 目标化合物对BRAF~(V600E)和VEGFR-2激酶活性的评价第63-66页
        3.2.2 目标化合物抗细胞增殖活性的评价第66-68页
        3.2.3 化合物8u激酶选择性测试第68-69页
    3.3 初步构效关系总结第69-71页
第四章 化合物8u对细胞迁移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第71-80页
    4.1 实验部分第71-73页
        4.1.1 主要实验材料第71页
        4.1.2 主要仪器第71-72页
        4.1.3 实验方法第72-73页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3-80页
        4.2.1 化合物8u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第73-76页
        4.2.2 化合物8u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第76-80页
第五章 化合物8u与蛋白复合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80-89页
    5.1 实验部分第80-83页
        5.1.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80页
        5.1.2 分子对接第80-81页
        5.1.3 分子动力学模拟第81-83页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3-89页
        5.2.1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稳定性第83-84页
        5.2.2 氢键分析第84-86页
        5.2.3 MM-PBSA和MM-GBSA结合自由能计算第86-89页
讨论第89-92页
结论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9页
缩写词列表第99-101页
附图第101-118页
成果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ELL-SELEX基础上PANC-1核酸适配体的筛选
下一篇:基于聚磷酸酯的阿霉素/p53基因共传输体系用于肺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