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综述 | 第17-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全球价值链的界定 | 第17页 |
2.1.2 装备制造业的范围 | 第17-18页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8-22页 |
2.2.1 全球价值链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国际分工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2.2.3 产业升级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3 全球价值链下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机理分析 | 第22-28页 |
3.1 全球价值链下装备制造业的特征 | 第22-23页 |
3.2 全球价值链下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动因分析 | 第23-25页 |
3.2.1 要素均衡分析 | 第23页 |
3.2.2 技术创新分析 | 第23-24页 |
3.2.3 企业利益分析 | 第24页 |
3.2.4 投资驱动分析 | 第24页 |
3.2.5 产业协作分析 | 第24-25页 |
3.2.6 国际合作分析 | 第25页 |
3.3 全球价值链下装备制造业升级过程分析 | 第25-28页 |
3.3.1 智能化的全价值链融入 | 第25-26页 |
3.3.2 服务化的各生产环节融入 | 第26页 |
3.3.3 顺次升级的突破 | 第26页 |
3.3.4 垂直与水平的协同升级 | 第26-28页 |
4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分析 | 第28-37页 |
4.1 黑龙江省经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28-34页 |
4.1.1 产业规模增大且产值增加 | 第28-29页 |
4.1.2 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持续推进 | 第29-30页 |
4.1.3 龙头企业引领下集聚效应初显 | 第30-31页 |
4.1.4 产业合作项目增加且多样 | 第31-33页 |
4.1.5 出口数量少且出厂价格下降 | 第33-34页 |
4.2 全球价值链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低端锁定” | 第34-37页 |
4.2.1 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 第34页 |
4.2.2 基于区位熵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专业化程度的国内水平分析 | 第34-36页 |
4.2.3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 第36-37页 |
5 全球价值链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挑战与机遇 | 第37-43页 |
5.1 全球价值链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挑战 | 第37-39页 |
5.1.1 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较弱 | 第37-38页 |
5.1.2 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偏低 | 第38页 |
5.1.3 价值链利益分配失衡 | 第38-39页 |
5.2 全球价值链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机遇 | 第39-43页 |
5.2.1 产业链对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 | 第39-40页 |
5.2.2 智能信息化平台逐步建立 | 第40-41页 |
5.2.3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支持 | 第41-43页 |
6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 | 第43-48页 |
6.1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构建原则及目标 | 第43页 |
6.1.1 路径构建原则 | 第43页 |
6.1.2 路径构建目标 | 第43页 |
6.2 “垂直化+水平化”的延展式升级路径构建 | 第43-48页 |
6.2.1 垂直化方向的升级路径 | 第44-45页 |
6.2.2 水平化方向的升级路径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