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插图分析研究--以人教版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8页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文本分析法 | 第16页 |
2.文献分析法 | 第16-17页 |
3.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4.访谈法 | 第17页 |
(四)技术路线 | 第17页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一、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插图内涵及功能 | 第18-26页 |
(一)《道德与法治》教材插图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1.插图 | 第18页 |
2.教科书插图 | 第18-19页 |
3.相关概念区分 | 第19页 |
(二)《道德与法治》教材插图的分类 | 第19-23页 |
1.按照图数量划分——单幅图与多幅图 | 第20-21页 |
2.按照图内容划分——实物图与描述图 | 第21-22页 |
3.按照图功能影响——发散图与整合图 | 第22页 |
4.按照图位置划分——题头图与探究图 | 第22-23页 |
(三)《道德与法治》教材插图的功能 | 第23-26页 |
1.教材美化功能 | 第23-24页 |
2.补充拓展功能 | 第24-25页 |
3.教育影响功能 | 第25-26页 |
二、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插图现状分析 | 第26-38页 |
(一)《道德与法治》教材插图的特色 | 第26-30页 |
1.连环式图增多,与学生生活联系更为密切 | 第26-27页 |
2.探究类插图增多,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 第27-28页 |
3.新增思维导图类插图,插图构思更为精巧 | 第28-30页 |
(二)《道德与法治》教材插图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1.插图与正文契合度不够 | 第30-31页 |
2.部分插图适用性不足 | 第31-33页 |
3.插图在教学中利用率不高 | 第33-34页 |
(三)《道德与法治》教材插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1.教师对教材插图认识不足 | 第34-35页 |
2.学校功利性办学理念限制 | 第35-36页 |
3.部分插图选用不当导致利用率不高 | 第36-38页 |
三、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插图优化建议 | 第38-48页 |
(一)以主题方式呈现教材插图,增强与正文的契合度 | 第38-40页 |
1.图片设计类型风格比例协调 | 第38-39页 |
2.图片选取符合认知规律 | 第39页 |
3.图片应用符合教学规律 | 第39-40页 |
(二)全面把控教材插图筛选过程,提升插图适用性 | 第40-43页 |
1.紧跟时代变化,增强插图时效性 | 第40-41页 |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增强插图思想性 | 第41-42页 |
3.着眼教学实际,增强插图多样性 | 第42-43页 |
(三)重视教材插图资源建设功能,充分发挥其效能 | 第43-44页 |
1.以课程标准为导向,采用教材插图导入新课 | 第43页 |
2.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采用教材插图突破重难点 | 第43-44页 |
3.以未来生活为着眼点,采用教材插图提升思想感悟 | 第44页 |
(四)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提升教材插图课堂延展性 | 第44-48页 |
1.结合地方文化,发挥插图的智育功能 | 第45页 |
2.综合应用各类插图,发挥插图的德育功能 | 第45-46页 |
3.插图纳入校本课程开发,发挥插图的美育功能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