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基于XG PON的TWDM PON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4页
        1.1.1 光接入网第11-12页
        1.1.2 无源光网络(PON)的产生和发展第12-14页
        1.1.3 混合无源接入网第14页
    1.2 课题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论文组织架构第15-17页
第二章 XG-PON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第17-33页
    2.1 XG-PON系统总体架构第17-18页
    2.2 XG-PON TC层结构第18-20页
    2.3 时分复用结构第20-22页
    2.4 资源分配和QoS第22-24页
        2.4.1 业务种类第22-23页
        2.4.2 T-CONT第23页
        2.4.3 动态带宽分配第23-24页
    2.5 XGTC帧结构第24-29页
        2.5.1 下行帧结构第24-27页
        2.5.2 上行帧结构第27-29页
    2.6 XG-PON封装方法XGEM第29-32页
        2.6.1 XGEM帧结构第29-31页
        2.6.2 SDU分片第31-32页
    2.7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基于XG-PON的混合无源光网络架构第33-48页
    3.1 从TDM PON向TWDM PON发展演进第33-36页
    3.2 TWDM PON物理层器件分析第36-37页
    3.3 改进型TWDM PON架构第37-47页
        3.3.1 理论分析第38页
        3.3.2 波长分配方案第38-39页
        3.3.3 关键技术第39页
        3.3.4 进一步改进的TWDM PON架构第39-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TWDM PON带宽波长分配算法第48-63页
    4.1 GPON的DBA原理第48-49页
    4.2 现有DBA算法分析第49-50页
    4.3 改进型DWBA算法第50-53页
        4.3.1 上行动态波长带宽分配算法第50-52页
        4.3.2 下行动态波长带宽分配算法第52-53页
    4.4 OPNET仿真平台简介第53页
    4.5 TWDM PON仿真模型第53-60页
        4.5.1 TWDM PON网络模型第53-55页
        4.5.2 OLT仿真模型第55-57页
        4.5.3 ONU仿真模型第57-59页
        4.5.4 onu_sink模型第59页
        4.5.5 光分路器模型第59-60页
    4.6 改进算法的性能分析第60-62页
        4.6.1 参数设定第60页
        4.6.2 仿真结果分析第60-62页
    4.7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7-68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认知MIMO系统波束成形技术研究
下一篇:H.265运动补偿模块与高可靠性ToI系统SoC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