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及难点 | 第13页 |
四、选题创新之处 | 第13-16页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清商乐舞发展状况及社会背景 | 第16-28页 |
第一节 清商乐舞概述 | 第16-22页 |
一、清商乐舞的界定 | 第16-18页 |
二、清商乐舞的主要形式 | 第18-20页 |
三、清商乐舞的风格特征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清商乐舞在魏晋南北朝兴盛的原因 | 第22-28页 |
一、统治阶级对清商乐舞的偏爱与提倡 | 第22-24页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体生命意识的觉醒 | 第24-25页 |
三、“主情”艺术观念的兴起 | 第25-28页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清商乐舞的历史流变 | 第28-42页 |
第一节 清商乐舞的发展历程 | 第29-31页 |
一、曹魏时期——清商乐舞的形成期 | 第29页 |
二、两晋时期——清商乐舞的发展期 | 第29-30页 |
三、南北朝时期——清商乐舞的鼎盛期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清商乐舞之“流” | 第31-35页 |
一、一部分清商乐舞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修入雅乐舞 | 第31-33页 |
二、一部分清商乐舞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成为精美的表演性舞蹈 | 第33-35页 |
第三节 清商乐舞之“变” | 第35-42页 |
一、清商乐舞的舞容风貌衍化——从清新质朴到华美奢靡 | 第35-37页 |
二、清商乐舞的内容衍化——从表现对生命的伤惜到哀婉的闺情 | 第37-38页 |
三、清商乐舞的施用功能衍化——从传统实用功能到娱乐审美功能 | 第38-42页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清商乐舞的文化价值解析 | 第42-48页 |
第一节 清商乐舞的文人文化价值体现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清商乐舞的审美价值 | 第43-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