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论文--桥梁试验与设备论文

自复位隔震高墩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摇摆隔震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6页
2 自复位高墩隔震机理第16-19页
    2.1 自复位高墩隔震装置第16-18页
    2.2 隔震效果的关键影响参数第18页
    2.3 本章小结第18-19页
3 自复位隔震高墩模型拟静力试验第19-39页
    3.1 试验模型设计第19-26页
        3.1.1 试验桥墩原型第19-20页
        3.1.2 相似常数第20-21页
        3.1.3 模型设计第21-23页
        3.1.4 桥墩模型材料第23-24页
        3.1.5 预应力限位钢筋第24-25页
        3.1.6 模型整体布置第25-26页
    3.2 试验桥墩模型制作第26-28页
    3.3 加载方案第28-31页
    3.4 测试内容第31-35页
        3.4.1 限位钢筋拉力测量第31-32页
        3.4.2 位移测量第32页
        3.4.3 承台底转角测量第32-33页
        3.4.4 墩底弯矩计算第33页
        3.4.5 混凝土受压区测量第33-34页
        3.4.6 墩身稳定范围第34-35页
    3.5 加载和测量设备第35-38页
        3.5.1 加载及采集系统第35-36页
        3.5.2 试验测量设备第36-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试验现象和结果分析第39-58页
    4.1 限位钢筋拉力变化过程第40-41页
    4.2 墩身各点水平位移对比第41页
    4.3 承台底提离高度及转角第41-43页
        4.3.1 工况1、2下承台底提离高度及转角第41-43页
        4.3.2 承台底提离高度和转角对比第43页
    4.4 墩底弯矩变化规律第43-45页
        4.4.1 工况1、2下墩底弯矩变化规律第43-45页
        4.4.2 墩底弯矩变化规律第45页
    4.5 承台底受压区宽度及变化规律第45-48页
        4.5.1 工况1、2下承台底受压区宽度第45-48页
        4.5.2 受压区宽度分析第48页
    4.6 滞回曲线第48-50页
    4.7 骨架曲线第50-51页
    4.8 提离条件判定第51-52页
    4.9 试验现象第52-57页
        4.9.1 提离照片第53-56页
        4.9.2 破坏特征第56-57页
    4.10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基于OpenSees平台的自复位隔震高墩模型数值分析第58-71页
    5.1 OpenSees简述第58页
    5.2 自复位隔震高墩数值模型第58-61页
        5.2.1 混凝土和普通钢筋第58页
        5.2.2 预应力限位钢筋第58-59页
        5.2.3 只受压弹簧第59页
        5.2.4 纤维截面模型第59-60页
        5.2.5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第60-61页
        5.2.6 边界条件及加载过程第61页
    5.3 试验数据和数值模拟数据对比第61-65页
        5.3.1 限位钢筋拉力变化过程对比第61-62页
        5.3.2 墩底弯矩对比第62-63页
        5.3.3 滞回曲线对比第63-64页
        5.3.4 骨架曲线对比第64-65页
        5.3.5 提离条件对比第65页
    5.4 受压区宽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第65-69页
        5.4.1 受压区宽度对预应力限位钢筋拉力的影响第65-66页
        5.4.2 受压区宽度对墩底弯矩的影响第66-67页
        5.4.3 受压区宽度对滞回曲线的影响第67-68页
        5.4.4 受压区宽度对骨架曲线的影响第68-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页
    6.2 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附录A 工况1数值模拟OpenSees命令流第77-81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高速铁路开行对区域高速公路旅客运输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