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2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页
    1.2 大跨度钢桥的发展第11-13页
        1.2.1 国外大跨度钢桥的发展第11-12页
        1.2.2 国内大跨度钢桥的发展第12-13页
    1.3 大跨度钢桁架拱桥的结构形式及受力特点第13-15页
        1.3.1 大跨度钢桁架拱桥的主要结构形式第13-14页
        1.3.2 大跨度钢桁架拱桥的结构特点第14-15页
    1.4 桥梁施工控制理论及方法概述第15-19页
        1.4.1 桥梁施工控制的必要性第15-17页
        1.4.2 桥梁施工控制内容第17页
        1.4.3 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方法第17-19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2页
        1.5.1 研究背景第19-20页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第20-22页
2 3×168m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施工方法和监控方案第22-32页
    2.1 钢桥施工方法第22-25页
        2.1.1 3×168m连续钢桁柔性拱桥施工方法第22-24页
        2.1.2 施工难点和重点第24-25页
    2.2 钢桥施工控制的内容与目标第25-27页
        2.2.1 施工控制技术难点第25页
        2.2.2 施工控制内容与目标第25-27页
    2.3 钢桥施工控制的实施第27-32页
        2.3.1 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第27-29页
        2.3.2 线形监测第29-30页
        2.3.3 应力及温度监测第30-32页
3 钢桁梁悬臂拼装过程中的线形控制第32-51页
    3.1 悬臂拼装过程中的几种线形第32-33页
        3.1.1 相关线形概念第32页
        3.1.2 设计成桥线形和制造线形的关系第32-33页
    3.2 主桁拼装线形计算第33-44页
        3.2.1 初始位移法第33-39页
        3.2.2 切线位移法第39-40页
        3.2.3 节点标高的确定第40页
        3.2.4 基于初始位移法的连续钢桁梁拼装线形计算第40-44页
    3.3 拼装误差控制技术第44-45页
        3.3.1 拼装误差影响因素第44页
        3.3.2 临时墩支点标高的控制第44页
        3.3.3 定位冲钉的质量控制第44-45页
        3.3.4 杆件拼装技术第45页
    3.4 节点标高的调整措施第45-50页
        3.4.1 节点标高误差来源分析第45-46页
        3.4.2 节点标高调整原理第46-47页
        3.4.3 节点标高调整步骤第47-48页
        3.4.4 节点标高调整过程中的受力可行性分析及现场试验结果第48-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4 柔性拱拼装过程中的抗风措施研究第51-62页
    4.1 平均风特性及其静力作用第51-54页
        4.1.1 风荷载第51页
        4.1.2 平均风第51-53页
        4.1.3 静力作用第53-54页
    4.2 柔性拱拼装过程中静风响应分析第54-57页
        4.2.1 柔性拱合拢工况第54-55页
        4.2.2 风荷载计算第55-56页
        4.2.3 柔性拱静风响应第56-57页
    4.3 柔性拱抗风措施及优化第57-61页
        4.3.1 抗风措施比选第57-59页
        4.3.2 抗风措施优化第59-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5 柔性拱的顶升合拢工艺第62-75页
    5.1 钢桁梁的合拢误差及调整技术第62-64页
        5.1.1 合拢位置误差及其影响因素第62-63页
        5.1.2 合拢误差调整技术第63-64页
    5.2 柔性拱合拢难点及合拢前准备工作第64-65页
        5.2.1 合拢难点第64-65页
        5.2.2 合拢前准备工作第65页
    5.3 合拢口变形温度敏感性分析第65-68页
        5.3.1 合拢工况第65-66页
        5.3.2 分析方法及分析结果第66-68页
    5.4 柔性拱的顶升合拢工艺第68-74页
        5.4.1 合拢工况及合拢方案第68-69页
        5.4.2 顶升合拢方案可行性分析第69-72页
        5.4.3 起顶设备布置及合拢效果分析第72-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6 3×168m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落梁施工技术第75-87页
    6.1 落梁方案和施工技术第75-76页
        6.1.1 落梁方案第75页
        6.1.2 落梁施工技术难点第75-76页
        6.1.3 落梁施工监控内容及方法第76页
    6.2 钢梁起落梁墩顶布置第76-78页
    6.3 落梁过程中支点起顶高差引起的结构应力变化理论分析第78-81页
        6.3.1 支点起顶高差模拟工况及模拟方法第78页
        6.3.2 不同支点高差引起的结构应力变化第78-81页
    6.4 落梁过程及成桥状态监测结果第81-85页
        6.4.1 落梁前现场实测资料分析第81-83页
        6.4.2 成桥状态监测结果第83-85页
    6.5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2-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西湖立交桥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施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自复位隔震高墩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