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公路运输和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车载自组织网络MAC层多信道传输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论文章节安排第15-16页
第二章 基于WAVE系统的车载自组织网络简介第16-27页
    2.1 车载自组织网络第16-17页
    2.2 WAVE系统架构第17-20页
        2.2.1 IEEE802.11p协议第18-19页
        2.2.2 IEEE1609系列协议第19-20页
    2.3 WAVE工作模式第20-23页
        2.3.1 WAVE通信模式第20-21页
        2.3.2 信道切换方式第21-23页
    2.4 WAVE系统MAC层主要工作机制第23-25页
        2.4.1 DCF机制第23-24页
        2.4.2 EDCA机制第24-25页
    2.5 WAVE多信道MAC内部机制第25-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CCH/SCH信道传输机制研究第27-42页
    3.1 多信道传输带来的问题第27-28页
    3.2 CCH/SCH信道传输调整方案第28-32页
        3.2.1 CCH时隙消息优先级划分第28-29页
        3.2.2 CCH时隙传输方案第29-31页
        3.2.3 SCH时隙传输方案第31-32页
    3.3 控制信道冲突缓解算法第32-35页
    3.4 仿真分析第35-41页
        3.4.1 Esti Net仿真工具介绍第35-36页
        3.4.2 仿真场景创建第36-38页
        3.4.3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8-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多信道时隙分配算法研究第42-55页
    4.1 概述第42-43页
    4.2 理论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43-49页
        4.2.1 二维马尔科夫链模型建立第44-45页
        4.2.2 二维马尔科夫链模型分析第45-47页
        4.2.3 最优CCH时隙计算第47-49页
    4.3 最优时隙分配算法理论结果分析第49-51页
        4.3.1 评估参数第49-50页
        4.3.2 理论结果分析第50-51页
    4.4 仿真结果分析第51-54页
        4.4.1 SCH吞吐量仿真结果分析第51-53页
        4.4.2 CCH/SCH包转发率仿真结果分析第53-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5.1 总结第55页
    5.2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0-61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61-62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箱梁桥腹板斜裂缝与承载力研究
下一篇:基于Adaboost的安全带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