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2.1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的方法第11-13页
        1.3.1 文献研宄法第11页
        1.3.2 观察访谈法第11页
        1.3.3 问卷调查法第11-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13-17页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2.1.1 国外对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第13-14页
        2.1.2 国内对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第14-15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2.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15页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5页
        2.2.3 有效教学理论第15-16页
        2.2.4 课堂有效教学理论第16页
        2.2.5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第16-17页
第三章 有关课堂教学有效性概念的界定第17-23页
    3.1 课堂教学有效性概念界定第17-19页
        3.1.1 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概念第17页
        3.1.2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第17-19页
    3.2 课堂教学语言的概念界定第19页
    3.3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第19-23页
第四章 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第23-35页
    4.1 高中数学的现状第23-27页
        4.1.1 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第23-24页
        4.1.2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分析第24-27页
    4.2 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第27-35页
        4.2.1 学生的学习心态第27-28页
        4.2.2 学生对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反馈第28-29页
        4.2.3 学生的上课探究活动情况第29-30页
        4.2.4 学生对合作方式学习的情况第30-31页
        4.2.5 学生对课堂评价的情况第31-32页
        4.2.6 学生对课堂管理方式的情况第32-35页
第五章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路径分析第35-49页
    5.1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第35-38页
        5.1.1 问题要有现实性——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第35页
        5.1.2 问题要有思考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第35-36页
        5.1.3 问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第36-37页
        5.1.4 问题要有挑战性——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来自问题的挑战第37页
        5.1.5 问题要有趣味性—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第37-38页
    5.2 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第38-42页
        5.2.1 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第38-39页
        5.2.2 灵活采用探究的形式第39-40页
        5.2.3 热情地参与学生的探究第40页
        5.2.4 促进学生在探究中的互动与交流第40-42页
        5.2.5 宽容与欣赏学生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第42页
    5.3 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第42-43页
    5.4 捕捉有效的语言艺术第43-45页
    5.5 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第45-46页
    5.6 建立有效的课堂管理方式第46-49页
总结第49-51页
附录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作文批改方法研究--以新乡市某中学为例
下一篇:历史高考新课标Ⅰ卷与大纲Ⅰ卷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