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先梁后拱施工的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监控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钢管混凝土拱桥概况第11-13页
        1.1.1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历史第11-13页
        1.1.2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特点第13页
    1.2 桥梁施工监控的概述第13-19页
        1.2.1 桥梁施工监控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2 桥梁施工监控的发展历史第14-15页
        1.2.3 桥梁施工监控技术研究综述第15-16页
        1.2.4 桥梁施工监控的主要环节与理论第16-19页
    1.3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监控及仿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1.4 工程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0-23页
        1.4.1 本文的工程背景第20-22页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施工监控仿真分析第23-64页
    2.1 概述第23页
    2.2 某大桥设计施工工序及工法第23-25页
    2.3 计算参数及计算依据第25-27页
        2.3.1 主要计算参数第25-26页
        2.3.2 计算荷载参数第26页
        2.3.3 计算依据第26-27页
    2.4 仿真计算模型概述第27-29页
    2.5 施工工序优化第29-40页
        2.5.1 原施工工序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2.5.2 解决思路第31-32页
        2.5.3 支架反力对比第32-35页
        2.5.4 拱肋应力对比第35-39页
        2.5.5 施工工序优化方案确定第39-40页
    2.6 仿真计算结果第40-56页
        2.6.1 内力结果第40-48页
        2.6.2 应力结果第48-53页
        2.6.3 变形结果第53-56页
    2.7 施工控制成果第56-63页
        2.7.1 主梁纵向预偏值第56-60页
        2.7.2 主梁竖向预拱度第60-61页
        2.7.3 拱肋定位坐标第61-62页
        2.7.4 吊杆张拉方案第62-63页
    2.8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三章 施工监测及数据分析第64-84页
    3.1 概述第64页
    3.2 主梁应力监测第64-69页
        3.2.1 测点布置第64-65页
        3.2.2 主梁应力数据分析第65-69页
    3.3 主梁变形监测第69-72页
        3.3.1 测点布置第69页
        3.3.2 主梁变形数据分析第69-72页
    3.4 拱肋应力监测第72-76页
        3.4.1 测点布置第72-73页
        3.4.2 拱肋应力数据分析第73-76页
    3.5 拱肋变形监测第76-79页
        3.5.1 测点布置第76-77页
        3.5.2 拱肋变形数据分析第77-79页
    3.6 吊杆索力监测第79-82页
        3.6.1 测试方法第79-80页
        3.6.2 吊杆索力数据分析第80-82页
    3.7 主梁纵向预偏监测第82页
    3.8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四章 施工监控的参数识别与调整第84-101页
    4.1 概述第84页
    4.2 最小二乘法在参数识别中的应用第84-86页
    4.3 主梁自重识别第86-90页
        4.3.1 参数识别思路第86-87页
        4.3.2 参数识别结果第87-90页
    4.4 拱肋核心混凝土抗弯刚度识别第90-97页
        4.4.1 参数识别思路第90-91页
        4.4.2 参数识别结果第91-97页
    4.5 二次调索方案第97-100页
        4.5.1 调索需求分析第97-98页
        4.5.2 调索方案及内力改善效果第98-100页
    4.6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101-103页
    5.1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与结论第101页
    5.2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展望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8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附件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非线性能量消耗的电动车路径规划研究
下一篇:基于CMV值的路基智能压实评价试验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