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导论 | 第8-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问题的意义 | 第8-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4 分析框架 | 第1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5.1 比较研究法 | 第10页 |
1.5.2 案例分析法 | 第10-12页 |
2 商誉和商誉权的理论分析 | 第12-16页 |
2.1 商誉的界定和特性 | 第12-13页 |
2.1.1 商誉的界定 | 第12-13页 |
2.1.2 商誉的特性 | 第13页 |
2.2 商誉权的理论分析 | 第13-16页 |
2.2.1 人格权说 | 第14页 |
2.2.2 知识产权说 | 第14-15页 |
2.2.3 人格权兼知识产权说 | 第15页 |
2.2.4 财产权说 | 第15-16页 |
3 商誉权法律保护的国内外比较 | 第16-20页 |
3.1 英美法系国家 | 第16页 |
3.1.1 英国 | 第16页 |
3.1.2 美国 | 第16页 |
3.2 大陆法系国家 | 第16-17页 |
3.2.1 德国 | 第17页 |
3.2.2 日本等国家 | 第17页 |
3.3 国际公约 | 第17-18页 |
3.3.1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 第17-18页 |
3.3.2 《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 第18页 |
3.3.3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适当规定》 | 第18页 |
3.4 我国对商誉权的保护 | 第18-20页 |
4 确定商誉损害赔偿范围及赔偿数额 | 第20-27页 |
4.1 赔偿范围 | 第20页 |
4.2 赔偿数额的确定 | 第20-27页 |
4.2.1 现行法律规定中的方法 | 第20-22页 |
4.2.2 司法实践中的方法 | 第22-27页 |
5 法定赔偿制度 | 第27-31页 |
5.1 法定赔偿制度在我国的立法体现 | 第27-28页 |
5.2 法定赔偿的数额限制及例外 | 第28页 |
5.3 法定赔偿适用应考虑的因素 | 第28-31页 |
5.3.1 商主体资产状况 | 第28-29页 |
5.3.2 商标数量和质量 | 第29页 |
5.3.3 商誉形成的时间长短 | 第29页 |
5.3.4 充分考虑权利人可能的损失或者获利 | 第29页 |
5.3.5 侵权行为的方式、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 | 第29-30页 |
5.3.6 调查、制止侵权行为所需的合理费用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