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斜拉桥的发展 | 第11-14页 |
1.2 斜拉桥施工监控与索力测试 | 第14-16页 |
1.2.1 斜拉桥施工监控概述 | 第14-15页 |
1.2.2 索力控制的重要性及测试方法 | 第15-16页 |
1.3 频率法测索力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1 一般边界条件下索力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2 考虑减振器影响的索力识别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问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拉索线性振动理论 | 第21-34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考虑抗弯刚度的梁振动理论 | 第21-25页 |
2.3 考虑垂度影响的拉索振动方程 | 第25-30页 |
2.3.1 拉索的静力位形 | 第25-27页 |
2.3.2 考虑垂度影响的平面内振动 | 第27-30页 |
2.4 频率-索力实用公式介绍 | 第30-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减振器对拉索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34-49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张紧弦-弹簧体系的振动特性分析 | 第34-44页 |
3.2.1 仅有单个弹簧作用时的频率方程推导 | 第34-37页 |
3.2.2 频率方程的求解及算例 | 第37-39页 |
3.2.3 弹簧刚度对频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4 弹簧位置对频率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5 弹簧对频率的影响程度与线质量和弦长的关系 | 第42-43页 |
3.2.6 对称布置弹簧的简化 | 第43-44页 |
3.3 轴拉梁-弹簧体系的振动特性分析 | 第44-47页 |
3.3.1 轴拉梁-弹簧体系的振动方程 | 第44-45页 |
3.3.2 振动方程的数值解法 | 第45-46页 |
3.3.3 考虑抗弯刚度时弹簧对自振频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基于有限元法的拉索索力识别 | 第49-64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有限元法识别拉索索力的步骤 | 第49-50页 |
4.3 静力分析确定初始位形及单元初张力 | 第50-51页 |
4.4 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的建立 | 第51-57页 |
4.4.1 单元位移插值函数构造 | 第52-53页 |
4.4.2 单元刚度矩阵的建立 | 第53-54页 |
4.4.3 单元质量矩阵的建立 | 第54-56页 |
4.4.4 单元坐标系到总体坐标系的转换 | 第56-57页 |
4.4.5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57页 |
4.5 振动方程的建立及特征值分析 | 第57-58页 |
4.6 索力识别算法 | 第58-60页 |
4.7 算例 | 第60-63页 |
4.7.1 由实测频率识别拉索索力 | 第60-62页 |
4.7.2 索力识别程序的收敛过程演示 | 第62-6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索力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79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抗弯刚度与垂度的影响 | 第64-71页 |
5.2.1 抗弯刚度的影响 | 第64-66页 |
5.2.2 垂度的影响 | 第66-70页 |
5.2.3 垂度和抗弯刚度的综合考虑 | 第70-71页 |
5.3 边界支承的转动刚度与拉索截面抗弯刚度的共同作用 | 第71-73页 |
5.4 拉索弦向张力与张拉端切向索力的偏差对索力控制的影响 | 第73-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实例验证与应用 | 第79-89页 |
6.1 试验对比验证分析 | 第79-80页 |
6.1.1 试验数据 | 第79页 |
6.1.2 索力识别 | 第79-80页 |
6.2 实际工程对比分析 | 第80-85页 |
6.2.1 丹山斜拉桥拉索参数及实测频率数据 | 第80-82页 |
6.2.2 索力识别对比 | 第82-85页 |
6.3 小榄水道特大桥索力识别 | 第85-8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89-90页 |
有待改进或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附录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