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畜牧业论文

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不同堆置条件下碳氮气体排放规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25页
        1.2.1 畜禽废弃物的产生与特征第11-13页
        1.2.2 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堆置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第13-14页
        1.2.3 畜禽养殖废固体弃物肥管理方式与碳氮气体排放第14-17页
        1.2.4 畜禽粪便管理过程中碳氮气体排放原理第17-21页
        1.2.5 影响碳氮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第21-25页
    1.3 研究目的第25页
    1.4 研究内容第25-27页
        1.4.1 不同季节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堆置过程中碳氮气体排放特征研究第25-26页
        1.4.2 不同初始含水量对猪粪固体堆置过程中碳氮气体排放研究第26页
        1.4.3 不同调控措施对猪粪固体堆置过程中碳氮气体减排效果研究第26页
        1.4.4 不同管理方式下猪粪有机肥还田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碳氮气体排放研究第26-27页
    1.5 技术路线第27-28页
第二章 不同季节猪粪固体堆置过程中碳氮气体排放特征研究第28-45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28-31页
        2.1.1 供试材料第28-29页
        2.1.2 试验设计第29页
        2.1.3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29-31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1-44页
        2.2.1 堆体温度、含水量、pH的变化规律第31-36页
        2.2.2 猪粪固体堆置试验过程中碳氮气体排放规律第36-43页
        2.2.3 物料碳氮损失和温室效应第43-44页
    2.3 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不同季节牛粪固体堆置过程中碳氮气体排放特征研究第45-61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45-46页
        3.1.1 供试材料第45页
        3.1.2 试验设计第45-46页
        3.1.3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46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6-59页
        3.2.1 堆体温度、含水量、pH的变化规律第46-51页
        3.2.2 牛粪固体堆置试验过程中碳氮气体排放规律第51-58页
        3.2.3 物料碳氮损失和温室效应第58-59页
    3.3 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不同初始含水量对猪粪固体堆置过程中碳氮气体排放的影响第61-74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61-63页
        4.1.1 供试材料第61页
        4.1.2 试验设计与装置试验设计第61-62页
        4.1.3 样品的采集及测试方法第62-63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3-72页
        4.2.1 不同初始含水量堆体温度、含水量和pH变化规律第63-66页
        4.2.2 不同初始含水量猪粪固体堆置试验过程中碳氮气体排放规律第66-71页
        4.2.3 物料碳氮损失和温室效应第71-72页
    4.3 小结第72-74页
第五章 不同调控措施下猪粪固体堆置过程中碳氮气体排放特征研究第74-83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74-76页
        5.1.1 试验设计与装置试验设计第74-75页
        5.1.2 样品的采集及测试方法第75-76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76-82页
        5.2.1 不同调控措施下堆体温度、含水量和pH变化规律第76-78页
        5.2.2 不同调控措施下碳氮气体排放特征第78-81页
        5.2.3 物料碳氮损失和温室效应第81-82页
    5.3 小结第82-83页
第六章 不同处理猪粪有机肥在还田利用过程中碳氮气体排放特征研究第83-95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83-85页
        6.1.1 试验设计第83-84页
        6.1.2 样品采集及分析第84-85页
        6.1.3 数据处理第85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85-94页
        6.2.1 土壤氨挥发通量和累积量变化第85-87页
        6.2.2 土壤N_2O变化通量和累积量变化第87-89页
        6.2.3 施肥后油菜田土壤CH_4变化通量和累积量变化第89-90页
        6.2.4 土壤水分变化及对碳氮气体排放的影响第90-93页
        6.2.5 氮素去向与油菜产量第93-94页
    6.3 小结第94-9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5-98页
    7.1 结论第95-96页
    7.2 创新点第96-97页
    7.3 展望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作者简介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北平原长期氮肥施用和秸秆还田下温室气体排放及氮素损失特征
下一篇:产纤维素酶菌株筛选优化及对秸秆厌氧发酵的促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