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概念和法益 | 第12-15页 |
1.1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概念 | 第12页 |
1.2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法益 | 第12-15页 |
1.2.1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法益的学说 | 第12-13页 |
1.2.2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法益的界定 | 第13-15页 |
第2章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行为方式 | 第15-22页 |
2.1 随意殴打的认定 | 第15-19页 |
2.1.1 “随意”的认定 | 第15-18页 |
2.1.2 “殴打”的认定 | 第18-19页 |
2.2 情节恶劣的认定 | 第19-22页 |
2.2.1 关于情节恶劣的不同观点 | 第19-20页 |
2.2.2 情节恶劣的界定 | 第20-22页 |
第3章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责任要素 | 第22-27页 |
3.1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故意 | 第22-23页 |
3.2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犯罪动机 | 第23-25页 |
3.2.1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犯罪动机的学说 | 第23-24页 |
3.2.2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犯罪动机的认定 | 第24-25页 |
3.3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犯罪目的 | 第25-27页 |
第4章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 | 第27-34页 |
4.1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 第27-30页 |
4.1.1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界限 | 第27-28页 |
4.1.2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斗殴罪的界限 | 第28-30页 |
4.2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特殊形态 | 第30-34页 |
4.2.1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停止形态 | 第30-31页 |
4.2.2 随意殴打寻衅滋事罪的共犯形态 | 第31-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