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河北省行贿犯罪的刑事裁判分析--以裁判文书(2014-2017)为样本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1页
第1章 河北省行贿犯罪案件裁判文书的现状分析第11-31页
    1.1 河北省行贿犯罪案件裁判文书的宏观分析第12-17页
        1.1.1 河北省行贿犯罪案件裁判文书的规模占比第12-13页
        1.1.2 河北省行贿犯罪案件裁判文书的年度占比第13-14页
        1.1.3 河北省行贿犯罪裁判文书中的犯罪类型分布第14-17页
    1.2 河北省行贿犯罪与受贿犯罪裁判文书的对比分析第17-18页
    1.3 河北省行贿犯罪裁判文书的内容分析第18-31页
        1.3.1 河北省行贿犯罪裁判文书中的犯罪数额第18-19页
        1.3.2 河北省行贿犯罪裁判文书的量刑内容第19-25页
        1.3.3 河北省行贿犯罪裁判文书中罚金刑适用第25-31页
第2章 河北省行贿犯罪案件裁判的实践缺陷第31-37页
    2.1 河北省行贿犯罪案件裁判处罚概率的缺陷第31页
    2.2 河北省行贿犯罪案件裁判处刑结构的缺陷第31-32页
    2.3 河北省行贿犯罪案件裁判罪轻情节认定的缺陷第32-35页
        2.3.1 认定罪轻量刑情节案件数量偏多第32-33页
        2.3.2 个别法院对量刑情节认定不规范第33-35页
    2.4 河北省行贿犯罪案件罚金刑裁判的缺陷第35-37页
        2.4.1 罚金刑适用标准不统一第35-36页
        2.4.2 罚金刑裁量的区分度不大第36-37页
第3章 河北省行贿犯罪案件裁判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7-40页
    3.1 河北省行贿犯罪案件裁判入刑概率低于受贿犯罪的原因第37-38页
    3.2 河北省行贿犯罪案件裁判罪轻情节数量偏多的原因第38页
    3.3 河北省行贿犯罪案件裁判刑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第38-39页
    3.4 河北省行贿犯罪案件裁判罚金刑适用不规范的原因第39-40页
第4章 完善行贿犯罪案件裁判的路径和措施第40-49页
    4.1 完善行贿犯罪立法第40-43页
        4.1.1 修正行贿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第40-41页
        4.1.2 取消特别自首制度第41-42页
        4.1.3 调整行贿犯罪罪名体系第42-43页
    4.2 规范量刑裁量权第43-45页
        4.2.1 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要求第43-44页
        4.2.2 加强裁判文书量刑说理第44-45页
        4.2.3 彻底扭转“重定罪、轻量刑”的司法观念第45页
    4.3 罚金刑适用的完善第45-47页
        4.3.1 修正《贪贿解释》关于罚金刑适用的规定第45-46页
        4.3.2 注重罚金刑“量”的区分度第46-47页
    4.4 适时调整行贿犯罪刑事政策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
下一篇: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司法适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