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地方自治法论文

村民自治权的司法保障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村民自治权的基础理论第10-19页
    一、村民自治立法背景与制度创设第10-13页
        (一)村民自治的立法背景第10-13页
        (二)村民自治的制度创设第13页
    二、村民自治权的概念与性质分析第13-16页
        (一)村民自治权的概念第13-14页
        (二)村民自治权的性质第14-16页
    三、村民自治权的构成第16-19页
        (一)村民自治权的权利构成第16-17页
        (二)村民自治权的权力构成第17-19页
第二章 村民自治权受到侵害的现状分析第19-27页
    一、村民自治权受到侵害的表现第19-22页
        (一)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权的侵害第19-21页
        (二)村民委员会对村民自治权的侵害第21-22页
        (三)村民(代表)会议对村民自治权的侵害第22页
    二、村民自治权的救济及制约缺陷第22-27页
        (一)村民自治权的救济及制约体系第22-23页
            1.村民自治权的权利救济体系第22-23页
            2.村民自治权的权力制约体系第23页
        (二)权利救济与权力制约的缺陷第23-27页
            1.村民自治权利救济缺陷第23-25页
            2.村民自治权力制约缺陷第25-27页
第三章 村民自治权司法保障必要性和理论依据第27-31页
    一、村民自治权司法保障的必要性第27-29页
        (一)遏制乡镇政府权力滥用需要司法保障第27页
        (二)遏制村民委员会权力滥用需要司法保障第27-28页
        (三)为村民自治权利救济提供更多空间第28-29页
    二、村民自治权司法保障的理论依据第29-31页
        (一)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相结合第29页
        (二)法治均衡原则第29-31页
第四章 村民自治权司法保障的制度构建第31-43页
    一、被告主体资格的重新界定第31-37页
        (一)乡镇政府干预村民自治纳入行政诉讼第31-33页
        (二)对村民委员会及村务管理人员的司法监督第33-37页
            1.对村民委员会的司法监督第33-36页
            2.完善村务管理人员的监督机制第36-37页
    二、拓宽原告主体资格第37-41页
        (一)赋予村民自治组织原告资格第38-39页
        (二)赋予村民个人原告资格第39-41页
            1.存在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情形第39页
            2.不存在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情形第39-41页
    三、建立对村民(代表)会议的司法监督制度第41-43页
        (一)借鉴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第41-42页
        (二)附带审查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村规民约、自治章程的制度构想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危机稳定性视角下的美国对华安全政策研究
下一篇:私益募捐捐赠人的权利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