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研究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燃料电池的种类及原理 | 第13-15页 |
1.3 车用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燃料电池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19-37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空压机模型 | 第19-22页 |
2.3 进气管道模型 | 第22页 |
2.4 回气管道模型 | 第22-23页 |
2.5 电堆模型 | 第23-30页 |
2.5.1 燃料电池的能斯特电压 | 第23-24页 |
2.5.2 燃料电池的三种极化损失 | 第24-25页 |
2.5.3 活化极化电压的计算 | 第25-27页 |
2.5.4 欧姆极化电压 | 第27-28页 |
2.5.5 浓差极化电压 | 第28-30页 |
2.5.6 电堆电压的计算 | 第30页 |
2.6 物质消耗模型 | 第30-31页 |
2.7 仿真实验 | 第31-36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燃料电池系统的设计与台架实验 | 第37-64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概述 | 第37-39页 |
3.3 空气系统 | 第39-43页 |
3.3.1 空压机的选择 | 第40-42页 |
3.3.2 空压机参数 | 第42-43页 |
3.4 氢气系统 | 第43-44页 |
3.5 冷却系统 | 第44-48页 |
3.5.1 冷却系统组成 | 第44-46页 |
3.5.2 冷却水泵的选择 | 第46-48页 |
3.6 燃料电池电堆 | 第48-50页 |
3.7 其他主要附件 | 第50-55页 |
3.7.1 DCDC转换器 | 第50-53页 |
3.7.2 控制器 | 第53-54页 |
3.7.3 传感器的选择 | 第54-55页 |
3.8 燃料电池系统台架实验 | 第55-63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研究 | 第64-84页 |
4.1 燃料电池发动机工作流程控制 | 第64-70页 |
4.1.1 吹扫流程 | 第64-65页 |
4.1.2 工作流程 | 第65-66页 |
4.1.3 关机流程 | 第66-68页 |
4.1.4 燃料电池发动机故障分析 | 第68-70页 |
4.2 空气路的控制 | 第70-79页 |
4.2.1 解耦控制理论 | 第71页 |
4.2.2 解耦器设计 | 第71-73页 |
4.2.3 模型辨识 | 第73-74页 |
4.2.4 模糊PID控制器 | 第74-76页 |
4.2.5 空气路的模糊PID优化 | 第76-79页 |
4.3 燃料电池温度的控制 | 第79-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84-85页 |
5.2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