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国家层面 | 第10页 |
1.1.2 社会层面 | 第10-11页 |
1.1.3 文化层面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7页 |
1.2.1 景观文化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2 传统村落景观文化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3 民族传统村落景观文化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2.4 藏族传统村落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2.5 景观文化传承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4.4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2-23页 |
2 四川阿坝州藏族传统村落景观文化传承研究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23-2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3-26页 |
2.1.1 文化 | 第23页 |
2.1.2 景观 | 第23页 |
2.1.3 文化景观 | 第23-24页 |
2.1.4 景观文化 | 第24-25页 |
2.1.5 建筑文化 | 第25页 |
2.1.6 物质性 | 第25页 |
2.1.7 非物质性 | 第25-26页 |
2.1.8 民族村落景观文化 | 第26页 |
2.2 理论支持 | 第26-29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6-27页 |
2.2.2 旅游生态学理论 | 第27页 |
2.2.3 符号学理论 | 第27-29页 |
3 四川阿坝州藏族传统村落景观文化的表现研究 | 第29-41页 |
3.1 四川阿坝州藏族传统村落景观文化的表现层次 | 第29-30页 |
3.2 四川阿坝州藏族传统村落景观文化的表现形式 | 第30-37页 |
3.2.1 物质层面文化的表现形式 | 第31-34页 |
3.2.2 非物质层面文化的表现形式 | 第34-37页 |
3.3 四川阿坝州藏族传统村落景观文化表现的类型 | 第37-39页 |
3.3.1 从时间上划分 | 第37-38页 |
3.3.2 从景观文化形成的基础上划分 | 第38页 |
3.3.3 从景观文化在村落中所处的地位来分 | 第38-39页 |
3.4 四川阿坝州藏族传统村落景观文化表现的的特性 | 第39-41页 |
3.4.1 独特地域性 | 第39页 |
3.4.2 深厚民族性 | 第39页 |
3.4.3 鲜明时代性 | 第39-40页 |
3.4.4 相对滞后性 | 第40页 |
3.4.5 持续传承性 | 第40-41页 |
4 四川阿坝州藏族传统村落西苏瓜子村、直波村的景观文化传承研究 | 第41-62页 |
4.1 阿坝州黑水县西苏瓜子村景观文化传承研究 | 第42-55页 |
4.1.1 村落概况 | 第42-44页 |
4.1.2 西苏瓜子村景观文化表现的提炼 | 第44-48页 |
4.1.3 西苏瓜子村景观文化表现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48-53页 |
4.1.4 西苏瓜子村景观文化传承途径探究 | 第53-55页 |
4.2 阿坝州马尔康县直波村景观文化传承研究 | 第55-62页 |
4.2.1 村落概况 | 第55-56页 |
4.2.2 直波村景观文化表现的提炼 | 第56-59页 |
4.2.3 直波村景观文化表现现状及问题 | 第59-60页 |
4.2.4 直波村景观文化传承途径探究 | 第60-62页 |
5 四川阿坝州藏族传统村落景观文化传承研究 | 第62-75页 |
5.1 四川阿坝州藏族传统村落景观文化传承的原则 | 第62-66页 |
5.1.1 原真性原则 | 第62-63页 |
5.1.2 活力性原则 | 第63页 |
5.1.3 艺术性原则 | 第63-64页 |
5.1.4 地域性原则 | 第64页 |
5.1.5 生态性原则 | 第64-65页 |
5.1.6 人本位原则 | 第65页 |
5.1.7 高效与经济原则 | 第65-66页 |
5.2 四川阿坝州藏族传统村落景观文化传承的内容 | 第66-67页 |
5.2.1 物质层面的传承 | 第66页 |
5.2.2 非物质层面的传承 | 第66-67页 |
5.3 四川阿坝州藏族传统村落景观文化传承的方法 | 第67-68页 |
5.3.1 物质层面的传承方法 | 第67-68页 |
5.3.2 非物质层面的传承方法 | 第68页 |
5.4 四川阿坝州藏族传统村落景观文化传承策略探究 | 第68-75页 |
5.4.1 树立保护性发展观念 | 第68-69页 |
5.4.2 采取多元主体传承模式 | 第69-71页 |
5.4.3 建立健全传承机制 | 第71-73页 |
5.4.4 完善村落生态环境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1 藏族传统村落抽样调查问卷 | 第82-85页 |
附录2 藏族手工艺种类 | 第85-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