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X市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调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8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1.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 第9页 |
2.幼儿园是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力量 | 第9-10页 |
3.进行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2.实践意义 | 第11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家庭教育指导 | 第11页 |
2.农村家庭教育指导 | 第11页 |
3.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 | 第11-12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关于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2.关于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3.关于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4.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17-18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18-2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8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问卷法 | 第18页 |
2.访谈法 | 第18-19页 |
3.文献法 | 第19页 |
(四)研究对象 | 第19页 |
(五)研究工具 | 第19-21页 |
1.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 第20页 |
2.施测程序 | 第20-21页 |
三、辽宁省X市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现状 | 第21-66页 |
(一)X市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 | 第21页 |
(二)X市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现状分析 | 第21-28页 |
1.不同性质的X市农村幼儿园家庭指导内容 | 第22-24页 |
2.不同年龄班级的X市农村幼儿园家庭指导内容 | 第24-27页 |
3.不同性别的X市农村幼儿园家庭指导内容 | 第27-28页 |
(三)X市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现状分析 | 第28-44页 |
1.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的现状 | 第28-36页 |
2.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频率的现状 | 第36-38页 |
3.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时间与家长时间冲突的现状 | 第38-39页 |
4.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收费的现状 | 第39-40页 |
5.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媒介的现状 | 第40-44页 |
(四)X市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实施主体的分析 | 第44-46页 |
(五)X市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的分析 | 第46-66页 |
1.幼儿园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需求现状 | 第46-52页 |
2.幼儿园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形式需求现状 | 第52-66页 |
四、X市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问题 | 第66-69页 |
(一)指导内容不一致、忽视幼儿差异 | 第66-67页 |
1.公、私立幼儿园指导内容差异明显 | 第66页 |
2.不同年龄班级指导内容不一致 | 第66页 |
3.忽略幼儿差异性 | 第66-67页 |
(二)指导形式单一、频率较低且时间易冲突 | 第67页 |
1.指导形式单一 | 第67页 |
2.指导频率较低 | 第67页 |
3.集体指导时间冲突性高 | 第67页 |
(三)指导实施主体观念产生误区且意识弱 | 第67-68页 |
1.家长在实施指导的主体上产生误区 | 第67-68页 |
2.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意识 | 第68页 |
(四)指导需求意识强但渠道单一 | 第68-69页 |
1.指导需求的意识较强 | 第68页 |
2.指导途径单一 | 第68-69页 |
五、X市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69-74页 |
(一)政府对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支持力度不足 | 第69-70页 |
1.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相关制度不完善 | 第69页 |
2.对农村私立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经济支出少 | 第69-70页 |
(二)幼儿园主体地位体现不突出 | 第70-71页 |
1.对自身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发挥的作用认识不足 | 第70-71页 |
2.幼儿教师缺乏专业性 | 第71页 |
(三)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不重视 | 第71-74页 |
1.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认识不到位 | 第71-72页 |
2.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缺乏正确的理解 | 第72-74页 |
六、改善X市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建议 | 第74-79页 |
(一)政府层面 | 第74-75页 |
1.完善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相关制度 | 第74页 |
2.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经济扶持 | 第74-75页 |
(二)幼儿园层面 | 第75-77页 |
1.发挥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主体性作用 | 第75-76页 |
2.重视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 第76-77页 |
(三)家庭层面 | 第77-79页 |
1.加大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视 | 第77页 |
2.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观 | 第77-79页 |
结语 | 第79-80页 |
(一)研究的不足 | 第79页 |
(二)进一步研究的反思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录 1 | 第84-87页 |
附录 2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