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SCM和多尺度几何变换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17页
        1.2.1 图像融合层次第12-14页
        1.2.2 融合框架第14-15页
        1.2.3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第15-17页
    1.3 图像融合效果的评价标准第17-20页
        1.3.1 主观评价第17-18页
        1.3.2 客观评价第18-20页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安排第20-21页
第2章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和多尺度几何变换第21-35页
    2.1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第21-27页
        2.1.1 PCNN模型第21-23页
        2.1.2 ICM模型第23-24页
        2.1.3 SCM模型第24-27页
    2.2 多尺度几何变换第27-34页
        2.2.1 Contourlet变换第27-29页
        2.2.2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第29-32页
        2.2.3 DTCWT变换第32-33页
        2.2.4 NSDTCT变换第33-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基于目标提取和SCM的NSCT域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第35-42页
    3.1 区域生长法第35-36页
    3.2 基于目标提取和SCM的NSCT域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第36-41页
        3.2.1 算法步骤及流程图第36-37页
        3.2.2 融合规则第37-38页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8-41页
    3.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基于模糊逻辑和SCM的NSDTCT域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第42-53页
    4.1 模糊逻辑第42-44页
        4.1.1 模糊逻辑的基本概念第42-43页
        4.1.2 模糊逻辑在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中的应用第43-44页
    4.2 基于模糊逻辑和SCM的NSDTCT域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第44-51页
        4.2.1 算法步骤及流程图第44-45页
        4.2.2 融合规则第45-48页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8-51页
    4.3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5.1 工作总结第53-54页
    5.2 工作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鸡群算法的AD患者DTI图像配准
下一篇: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变电站设备故障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