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轴转动并轴向往复运动二维变速箱原理研究与试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7页 |
1.2.1 往复式挤出机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2.2 往复式运动传动机构分类简介 | 第14-16页 |
1.2.3 虚拟样机技术在新型二维变速箱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新型二维变速箱传动工作原理 | 第20-32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新型二维变速箱传动原理及结构特点 | 第20-22页 |
2.2.1 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2.2 结构组成 | 第21-22页 |
2.3 新型二维变速箱的结构参数分析及计算 | 第22-28页 |
2.3.1 分配传动比及确定运动学参数 | 第22-23页 |
2.3.2 双偏心结构分析及设计 | 第23-25页 |
2.3.3 双偏心轴往复运动传动原理及受力分析 | 第25-28页 |
2.4 新型二维变速箱三维参数建模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新型二维变速箱系统运动及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32-52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新型二维变速箱运动分析 | 第32-41页 |
3.2.1 ADAMS仿真设计分析流程 | 第32-33页 |
3.2.2 运动学仿真理论基础 | 第33-35页 |
3.2.3 虚拟样机的创建 | 第35-39页 |
3.2.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3.3 新型二维变速箱动力学分析 | 第41-51页 |
3.3.1 动力学仿真分析理论 | 第41页 |
3.3.2 虚拟样机的创建 | 第41-47页 |
3.3.3 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新型二维变速箱关键零部件受力及有限元分析 | 第52-74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新型二维变速箱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第52-53页 |
4.3 啮合齿轮副弹性接触有限元分析 | 第53-58页 |
4.3.1 齿轮啮合受力分析 | 第53-54页 |
4.3.2 啮合齿轮副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54-56页 |
4.3.3 啮合齿轮副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6-58页 |
4.4 输入轴有限元分析 | 第58-62页 |
4.4.1 输入轴受力分析 | 第58-60页 |
4.4.2 输入轴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第60-62页 |
4.5 偏心轴有限元分析 | 第62-64页 |
4.5.1 偏心轴受力分析 | 第62页 |
4.5.2 偏心轴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第62-64页 |
4.6 箱体模态分析 | 第64-68页 |
4.6.1 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64-65页 |
4.6.2 新型二维变速箱有限元模态分析模型 | 第65-66页 |
4.6.3 模态分析及结果处理 | 第66-68页 |
4.7 往复运动部件动态特性分析 | 第68-72页 |
4.7.1 往复运动部件模态分析 | 第68-70页 |
4.7.2 往复运动部件谐响应分析 | 第70-7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新型二维变速箱样机试制 | 第74-79页 |
5.1 引言 | 第74页 |
5.2 新型二维变速箱样机试制 | 第74-75页 |
5.3 新型二维变速箱样机功能试验 | 第75-78页 |
5.4 项目后续研究计划 | 第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件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