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创新性与不足 | 第13-14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综述 | 第15-25页 |
2.1 营业税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页 |
2.1.1 营业税概念 | 第15页 |
2.1.2 征税范围 | 第15页 |
2.1.3 营业税的特征 | 第15页 |
2.2 增值税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17页 |
2.2.1 增值税概念 | 第15-16页 |
2.2.2 征收范围 | 第16页 |
2.2.3 增值税特征 | 第16页 |
2.2.4 税收类型 | 第16-17页 |
2.3 现代服务业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19页 |
2.3.1 现代服务业概念 | 第17页 |
2.3.2 现代服务业分类 | 第17-18页 |
2.3.3 税收政策促进现代服务业的作用机制 | 第18-19页 |
2.3.4 税收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作用 | 第19页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动态综述 | 第19-25页 |
2.4.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9-21页 |
2.4.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21-24页 |
2.4.3 评述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营改增”的主要内容 | 第25-32页 |
3.1 “营改增”的必要性分析 | 第25-26页 |
3.2 “营改增”试点改革简介 | 第26页 |
3.3 改革试点的税制安排 | 第26-27页 |
3.4 “营改增”试点期间相关税收政策 | 第27-28页 |
3.5 我国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 | 第28-32页 |
3.5.1 试点地区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取得的成效 | 第28-29页 |
3.5.2 试点地区“营改增”改革存在的不足 | 第29-32页 |
第四章 云南省现代服务业实施“营改增”后的税负评估 | 第32-41页 |
4.1 云南省现代服务业经济发展状况 | 第32-33页 |
4.1.1 云南省现代服务业的规模情况 | 第32-33页 |
4.1.2 云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前景 | 第33页 |
4.2 云南省服务业产值总额占省总产值比重 | 第33-34页 |
4.3 云南省服务业“营改增”前税负统计分析 | 第34-36页 |
4.4 云南省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后税负统计分析 | 第36-38页 |
4.5 云南省部分现代服务业税负变化原因分析 | 第38-39页 |
4.5.1 征收税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4.5.2 企业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影响 | 第39页 |
4.6 云南省部分现代服务业税负变化对云南省相关影响分析 | 第39-41页 |
4.6.1 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 第39-40页 |
4.6.2 对行业经济的影响 | 第40页 |
4.6.3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40-41页 |
第五章 云南省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41-55页 |
5.1 云南省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后部分行业税负增加 | 第41-53页 |
5.1.1 行业税负增加原因分析 | 第41-42页 |
5.1.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税负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2-46页 |
5.1.3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分析使税负增加影响因素中的应用 | 第46-53页 |
5.2 地方财政收入减少 | 第53-55页 |
5.2.1 增值税扩围改革将使地方财政收入减少 | 第53-54页 |
5.2.2 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变动分析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推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存在问题建议 | 第55-58页 |
6.1 推行模式建议 | 第55页 |
6.2 推行政策建议 | 第55-56页 |
6.3 推行措施建议 | 第56-5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
附录B 论文相关数据 | 第64-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