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一、绪论 | 第8-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0-18页 |
(一)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二) 养老保险相关理论 | 第12-14页 |
1. 养老保险概念 | 第12-13页 |
2. 养老保险特征 | 第13页 |
3. 养老保险作用 | 第13-14页 |
(三) 科技服务业相关理论 | 第14-18页 |
1. 科技服务业概念 | 第14-15页 |
2. 科技服务业特征 | 第15页 |
3. 科技服务业作用 | 第15-16页 |
4. 科技服务业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三、长春市科技服务业养老保险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第18-29页 |
(一) 长春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二) 长春市科技服务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19-26页 |
(三) 长春市科技服务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1.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居高不下,无法降低替代率 | 第26页 |
2. 缴费基数不实,逃费现象严重 | 第26页 |
3. “逆向选择”情况严重,缩小了基本养老的覆盖 | 第26-27页 |
4. 劳资关系不规范,行政执法不严格 | 第27页 |
5. 人才流失严重,缺乏福利待遇 | 第27页 |
6. 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缺乏激励机制 | 第27-29页 |
四、影响长春市科技服务业养老保险的因素分析 | 第29-36页 |
(一) 政府政策因素(宏观因素) | 第29-30页 |
1. 政府缺乏对科技服务业的养老扶持措施 | 第29页 |
2. 政府无法解决历史欠账问题 | 第29页 |
3. 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缺失 | 第29-30页 |
4. 地方政府的执法力度不够 | 第30页 |
(二) 企业及员工因素(微观因素) | 第30-32页 |
1. 行业的高风险特点使企业拒绝缴费 | 第30页 |
2. 企业瞒报缴费基数造成工资替代率虚高 | 第30-31页 |
3. 缺乏工会组织,影响养老保险的实施 | 第31页 |
4. 企业宣传不到位,员工参保意识淡薄 | 第31页 |
5. 员工年龄年轻化,流动性大而统筹层次低 | 第31-32页 |
6. 员工由于就业形势严峻而无法维权 | 第32页 |
(三) 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的原因 | 第32-33页 |
1.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负担过重使企业无力缴纳年金 | 第32-33页 |
2. 没有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33页 |
3. 金融人才和科学管理匮乏 | 第33页 |
4. 政府对企业年金宣传不到位 | 第33页 |
(四) 对养老保险参与不足的不利影响 | 第33-36页 |
五、完善长春市科技服务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 第36-44页 |
(一) 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第36-38页 |
1. 建立科技企业社保扶持机制 | 第36页 |
2. 改善缴费结构,降低替代率 | 第36-37页 |
3.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 第37-38页 |
4. 建立健全养老保险的监督约束机制 | 第38页 |
(二) 企业及员工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 第38-40页 |
1. 落实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 | 第38页 |
2. 加强科技服务业的工会建设 | 第38-39页 |
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参保意识 | 第39页 |
4. 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学习,增强维权意识 | 第39-40页 |
(三) 加快企业年金发展的必要性 | 第40-41页 |
(四) 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实行多元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 第41-44页 |
1. 减小第一支柱比例,加大第二支柱的激励措施 | 第41-42页 |
2. 制定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42页 |
3.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及监管系统 | 第42-43页 |
4. 加大对企业年金的宣传 | 第43-44页 |
六、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长春市科技服务业养老保险调查问卷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