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遗嘱信托的立法完善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5-16页 |
第一章 遗嘱信托概述 | 第16-23页 |
第一节 信托的起源 | 第16-18页 |
一、罗马遗产信托概述 | 第16-17页 |
二、英国的信托制度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遗嘱信托在各国的发展概况 | 第18-20页 |
一、英美国家的遗嘱信托 | 第18-19页 |
二、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遗嘱信托 | 第19-20页 |
第三节 遗嘱信托的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一、遗嘱信托与遗嘱继承 | 第20-21页 |
二、遗嘱信托与遗赠 | 第21页 |
三、遗嘱信托与遗嘱代用生前信托 | 第21-22页 |
四、遗嘱信托与遗产信托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我国遗嘱信托的法律关系 | 第23-35页 |
第一节 遗嘱信托的主体 | 第23-24页 |
一、委托人 | 第23页 |
二、受托人 | 第23-24页 |
三、受益人 | 第24页 |
第二节 遗嘱信托的客体——信托财产 | 第24-26页 |
第三节 遗嘱信托的运行 | 第26-35页 |
一、遗嘱信托的设立 | 第26-28页 |
二、遗嘱信托的变更 | 第28-30页 |
三、遗嘱信托的终止 | 第30-31页 |
四、遗嘱信托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 第31-35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遗嘱信托的立法缺陷 | 第35-40页 |
第一节 成立与生效方面的缺陷 | 第35-36页 |
一、遗嘱信托成立的缺陷 | 第35页 |
二、遗嘱信托生效的缺陷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信托财产方面的缺陷 | 第36-38页 |
一、财产所有权归属不明 | 第36-37页 |
二、信托财产登记公示的缺陷 | 第37-38页 |
第三节 遗嘱信托与《继承法》冲突 | 第38-39页 |
一、遗嘱信托与《继承法》必留份的冲突 | 第38页 |
二、遗嘱信托受托人与遗嘱执行人职责区分不明 | 第38-39页 |
第四节 信托存续期限和监督方面的缺陷 | 第39-40页 |
一、遗嘱信托存续期间无限制 | 第39页 |
二、遗嘱信托监察制度缺失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遗嘱信托的建议 | 第40-47页 |
第一节 成立与生效方面的完善 | 第40-41页 |
一、成立不以受托人承诺为要件 | 第40页 |
二、制定受托人欠缺时的选任规则 | 第40-41页 |
第二节 财产所有权方面的完善 | 第41-43页 |
一、明确财产所有权归属受托人 | 第41-42页 |
二、建立信托登记公示制度 | 第42-43页 |
第三节 遗嘱信托与《继承法》的协调 | 第43-45页 |
一、遗嘱信托与《继承法》必留份的协调 | 第43-44页 |
二、遗嘱信托受托人与遗嘱执行人的衔接 | 第44-45页 |
第四节 信托存续期限和监督方面的完善 | 第45-47页 |
一、限制遗嘱信托的存续期限 | 第45-46页 |
二、建立遗嘱信托监察人制度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