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价值意义 | 第8-9页 |
三、现有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一)实证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比较分析方法 | 第13页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13页 |
(四)归纳分析法 | 第13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14页 |
第一章 出售式重整制度的一般理论问题 | 第14-27页 |
第一节 出售式重整制度概述 | 第15-18页 |
一、出售式重整制度的内涵 | 第15-16页 |
二、出售式重整制度的本质之争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出售式重整制度与其他企业再生制度的比较优势 | 第18-27页 |
一、出售式重整制度较之于传统存续型重整制度的比较优势 | 第18-25页 |
二、出售式重整制度较之于法庭外债务重组制度的比较优势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出售式重整制度在我国的立法与实践 | 第27-33页 |
第一节 出售式重整制度在我国的立法内容 | 第27-28页 |
一、出售式重整制度在我国现存法律制度下存在适用的前提 | 第27-28页 |
二、出售式重整制度在我国现存法律制度下存在发挥优势的可能 | 第28页 |
第二节 出售式重整制度在我国的实践 | 第28-30页 |
一、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的背景 | 第29页 |
二、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中出售式重整理念的运用 | 第29-30页 |
三、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取得的实效 | 第30页 |
第三节 出售式重整制度在我国适用存在的障碍 | 第30-33页 |
一、出售式重整制度在我国适用存在理念缺失问题 | 第30-31页 |
二、出售式重整制度在我国适用存在破产欺诈风险 | 第31页 |
三、出售式重整制度在我国适用存在法律缺位障碍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出售式重整制度在美国的立法与实践 | 第33-43页 |
第一节 出售式重整制度在美国的立法内容 | 第34-41页 |
一、资产出售制度的两种模式 | 第34-35页 |
二、正常经营范围内和正常经营范围外的判断标准 | 第35-36页 |
三、出售式重整制度在美国适用的基本程序 | 第36页 |
四、出售式重整制度适用的司法审查标准 | 第36-41页 |
第二节 出售式重整制度在美国的实践 | 第41-43页 |
一、通用汽车破产重整的背景 | 第41-42页 |
二、通用汽车破产重整案对出售式重整制度的运用 | 第42-43页 |
三、通用汽车破产重整案取得的实效 | 第43页 |
第四章 出售式重整制度在我国适用的完善路径 | 第43-47页 |
第一节 出售式重整制度适用前提的完善 | 第44页 |
第二节 出售式重整制度在破产法中的完善 | 第44-46页 |
一、出售式重整制度的实体法设计 | 第45页 |
二、出售式重整制度的程序法设计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出售式重整制度理念的培育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文献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