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综述第12页
        1.2.2 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研究的综述第12-15页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第15-18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7页
        1.3.2 研究路线第17-18页
    1.4 创新之处第18-20页
第2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概述第20-26页
    2.1 概念界定第20-21页
        2.1.1 教学设计第20页
        2.1.2 翻转课堂第20-21页
        2.1.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第21页
    2.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21-26页
        2.2.1 系统科学理论第21-22页
        2.2.2 地理教学理论第22页
        2.2.3 学习理论第22-24页
        2.2.4 传播学理论第24-26页
第3章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现状的调查第26-32页
    3.1 问卷调查方法第26页
    3.2 问卷调查说明第26页
    3.3 结果统计与分析第26-29页
        3.3.1 地理教师教学设计的主要出发点的调查与分析第26-27页
        3.3.2 地理教师所承担的角色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第27页
        3.3.3 学生的参与度的调查与分析第27-28页
        3.3.4 教学中教的时间与学的时间对比的调查与分析第28-29页
        3.3.5 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第29页
    3.4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第29-32页
        3.4.1 设计的出发点仍以教为中心第29-30页
        3.4.2 教师角色仍是知识的传递者第30页
        3.4.3 课堂上让学生的参与程度少第30页
        3.4.4 课堂缺乏生机,教学效果差第30-32页
第4章 地理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第32-45页
    4.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流程论述第32-38页
        4.1.1 课前知识获取环节的设计第33-36页
        4.1.2 课堂知识内化环节的设计第36-38页
        4.1.3 课后环节的设计第38页
    4.2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原则第38-41页
        4.2.1 以生为本的原则第38-39页
        4.2.2 课堂互动交流有效性的原则第39-40页
        4.2.3 “授人以渔”的原则第40-41页
    4.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第41-45页
第5章 比较分析第45-52页
    5.1 结构程序比较第45-46页
    5.2 设计理念比较第46页
    5.3 教师的角色比较第46-47页
    5.4 学生的参与度比较第47-49页
    5.5 教的时间与学的时间对比第49页
    5.6 教学效果比较第49-52页
第6章 结束语第52-54页
    6.1 基本结论第52-53页
    6.2 前景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一第57-59页
附录二第59-60页
附录三第60-64页
致谢第64-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芩—黄连药对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
下一篇:公私合作模式(PPP)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