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电子顺磁共振理论与应用简介 | 第12-24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电子顺磁共振理论 | 第12-19页 |
1.2.1 电子顺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 第12-14页 |
1.2.2 g因子 | 第14-16页 |
1.2.3 超精细裂分 | 第16-18页 |
1.2.4 EPR谱图的线宽 | 第18-19页 |
1.3 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简介 | 第19-22页 |
1.4 电子顺磁共振应用简介 | 第22-24页 |
第二章 SDSL-EPR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 第24-48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位点特异性自旋标记技术介绍 | 第24-28页 |
2.2.1 自旋标记物 | 第25-26页 |
2.2.2 位点特异性自旋标记(SDSL)技术 | 第26-28页 |
2.3 EPR谱图的采集 | 第28-29页 |
2.4 SDSL-EPR在蛋白质研究上的应用 | 第29-46页 |
2.4.1 动力学信息 | 第29-37页 |
2.4.2 易趋性信息 | 第37-43页 |
2.4.3 距离信息 | 第43-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生理温度下蛋白质位点间距离的EPR测量方法初探 | 第48-68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连续波电子顺磁共振(CW-EPR)距离测量方法的背景介绍 | 第49-52页 |
3.2.1 理论基础 | 第49-51页 |
3.2.2 适用条件 | 第51-52页 |
3.2.3 生理温度的下距离测量 | 第52页 |
3.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2-59页 |
3.3.1 T4溶菌酶的蛋白序列和基因合成 | 第53页 |
3.3.2 突变位点的选取 | 第53-54页 |
3.3.3 分子克隆与位点特异性突变 | 第54-56页 |
3.3.4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 | 第56页 |
3.3.5 引入自旋标记物 | 第56-57页 |
3.3.6 连续波EPR实验及运动相关时间计算 | 第57-58页 |
3.3.7 功率饱和EPR实验及易趋性参数计算 | 第58-59页 |
3.3.8 不同实验条件下位点间距离的计算 | 第59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7页 |
3.4.1 T4溶菌酶半胱氨酸突变体的表达纯化 | 第59-60页 |
3.4.2 T4溶菌酶单自旋标记蛋白的EPR动力学分析 | 第60-62页 |
3.4.3 T4溶菌酶单自旋标记蛋白的易趋性分析 | 第62-63页 |
3.4.4 生理温度下T4溶菌酶上位点间的距离测量 | 第63-6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应用SDSL-EPR技术探究膜蛋白结构和动力学特征 | 第68-100页 |
4.1 引言 | 第68-69页 |
4.2 背景介绍 | 第69-78页 |
4.2.1 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第69-70页 |
4.2.2 膜蛋白的空间结构解析 | 第70-72页 |
4.2.3 SDSL-EPR技术在膜蛋白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第72-74页 |
4.2.4 整合素蛋白β_(1a) | 第74-78页 |
4.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8-84页 |
4.3.1 整合素蛋白β_(1a)的跨膜区和胞内区的序列以及二级结构预测 | 第78-79页 |
4.3.2 分子克隆与位点特异性突变 | 第79-80页 |
4.3.3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 | 第80-81页 |
4.3.4 引入自旋标记物 | 第81-82页 |
4.3.5 标记后的蛋白质重组装到POPC/POPG脂质体中 | 第82-83页 |
4.3.6 圆二色谱实验 | 第83页 |
4.3.7 连续波EPR实验及运动相关时间计算 | 第83页 |
4.3.8 功率饱和EPR实验及易趋性参数计算 | 第83-84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4-97页 |
4.4.1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 | 第84-85页 |
4.4.2 LDAO胶束中整合素蛋白β_(1a)-TMC的圆二色谱实验和二级结构研究 | 第85-86页 |
4.4.3 室温下(298K)CW-EPR实验 | 第86-88页 |
4.4.4 整合素蛋白β_(1a)跨膜区位点的动力学特征分析 | 第88-91页 |
4.4.5 整合素蛋白β_(1a)跨膜区位点的易趋性特征分析 | 第91-95页 |
4.4.6 整合素蛋白β_(1a)-TMC在去污剂胶束和脂质体环境中不同的低聚状态 | 第95-9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7-100页 |
第五章 EPR技术的新发展和SDSL-EPR技术的应用展望 | 第100-114页 |
5.1 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的新方法和新发展 | 第100-112页 |
5.1.1 高频/高场EPR | 第100-103页 |
5.1.2 脉冲EPR技术 | 第103-112页 |
5.2 SDSL-EPR技术在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8页 |
致谢 | 第128-13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