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2视频解码器在TMS320C6678上的优化和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视频压缩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国际视频压缩标准现状 | 第9-10页 |
1.2.2 我国视频标准(AVS系列)简介 | 第10页 |
1.3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3.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4 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AVS2视频编解码技术特点研究 | 第13-24页 |
2.1 AVS2标准的体系结构 | 第13-14页 |
2.2 AVS2标准的比特流结构及其层次关系 | 第14-19页 |
2.3 AVS2视频标准中关键技术分析 | 第19-23页 |
2.3.1 熵解码 | 第19-20页 |
2.3.2 重排序 | 第20-21页 |
2.3.3 反变换和反量化 | 第21页 |
2.3.4 帧间预测 | 第21-22页 |
2.3.5 帧内预测 | 第22页 |
2.3.6 环路滤波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AVS2视频解码器的实现 | 第24-35页 |
3.1 AVS2视频解码器的硬件平台 | 第24-30页 |
3.1.1 DSP概述 | 第24页 |
3.1.2 DSP的特点 | 第24-26页 |
3.1.3 DSP的选型 | 第26-27页 |
3.1.4 TMS320C6678概述 | 第27-30页 |
3.2 DSP程序开发基本流程 | 第30-32页 |
3.2.1 DSP程序开发流程 | 第30-31页 |
3.2.2 DSP程序开发工具CCS简介 | 第31-32页 |
3.3 AVS2视频解码器的实现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AVS2视频解码器的移植与优化 | 第35-62页 |
4.1 解码器的程序分析与整体实现策略 | 第35-37页 |
4.2 解码器移植 | 第37-41页 |
4.2.1 移植和优化的目的 | 第37页 |
4.2.2 解码器移植 | 第37-41页 |
4.3 DSP平台相关优化 | 第41-46页 |
4.3.1 硬件平台的瓶颈 | 第41-42页 |
4.3.2 编译器优化选项 | 第42-43页 |
4.3.3 使用缓存机制进行优化 | 第43-46页 |
4.3.4 对数据类型的考虑 | 第46页 |
4.4 解码器的初步优化 | 第46-51页 |
4.4.1 内联指令的使用 | 第46-47页 |
4.4.2 减少函数调用 | 第47页 |
4.4.3 数据类型和关键字的使用 | 第47-48页 |
4.4.4 软件流水 | 第48-49页 |
4.4.5 取余和除法的优化 | 第49-50页 |
4.4.6 减少判断 | 第50页 |
4.4.7 对函数接口的修改 | 第50-51页 |
4.4.8 线性汇编的使用 | 第51页 |
4.5 解码器关键模块的优化 | 第51-61页 |
4.5.1 vtune工具介绍 | 第52-53页 |
4.5.2 解码器耗时分析 | 第53-55页 |
4.5.3 熵解码模块优化 | 第55-57页 |
4.5.4 残差解析模块优化 | 第57-61页 |
4.6 AVS2视频解码器的性能测试 | 第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期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