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网论文--接入网论文--光缆接入网论文

PON系统光纤接入网工程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3页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6页
第二章 PON光纤接入网络结构设计第16-30页
    2.1 PON网络结构第16-20页
        2.1.1 PON基本特点第16-17页
        2.1.2 PON工作原理第17-18页
        2.1.3 PON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第18-19页
        2.1.4 PON系统网络结构第19-20页
    2.2 OLT(光线路终端)部署的基本原则第20-24页
        2.2.1 光纤的三个低损耗窗口第20-21页
        2.2.2 PON网络光链路衰耗指标及计算方法第21-24页
    2.3 PON光纤接入网案例工程网络结构设计第24-25页
    2.4 PON光纤接入网案例工程概况第25-30页
        2.4.1 计算ODN最大传输距离第26-27页
        2.4.2 计算OLT上联带宽第27页
        2.4.3 案例工程设备选型及特点第27-28页
        2.4.4 ONU位置的设置及容量的计算第28-29页
        2.4.5 光线中继距离第29页
        2.4.6 案例工程采用的保护方式第29-30页
第三章 FTTH ODN组网设计第30-43页
    3.1 ODN(光配线网络)组网概论第30-31页
    3.2 高层住宅的ODN设计第31-35页
        3.2.1 高层住宅一级分光方式第32-33页
        3.2.2 高层住宅二级分光方式第33-35页
    3.3 多层住宅的ODN设计第35-37页
        3.3.1 多层住宅一级分光方式第35-36页
        3.3.2 多层住宅二级分光方式第36-37页
    3.4 别墅住宅的ODN设计第37-40页
        3.4.1 多层住宅一级分光方式第38-39页
        3.4.2 多层住宅一级分光方式第39-40页
    3.5 旧区平房的ODN设计第40-41页
    3.6 商务楼宇的ODN设计第41-43页
第四章 PON光纤接入网的光器件选用第43-59页
    4.1 光分路器的类型及基本原理第43-44页
    4.2 光分路器光学性能指标第44-45页
    4.3 光分路器的产品形态及适用场合第45-47页
    4.4 光分路器与连接器的常见故障处理第47-48页
    4.5 免跳接光缆交接箱介绍第48-51页
        4.5.1 免跳接光缆交接箱的基本功能与原理第48页
        4.5.2 免跳接光缆交接箱的产品种类第48-51页
    4.6 蝶形光缆的结构和组成第51-57页
        4.6.1 蝶形光缆的结构分类第52-55页
        4.6.2 蝶形引入光缆的成端方式及其特点第55-57页
    4.7 预成端蝶形引入光缆第57-59页
第五章 布线工艺及验收规范第59-82页
    5.1 楼道布线的主要材料第59页
    5.2 楼道垂直管敷设第59-64页
        5.2.1 路由选取第59-60页
        5.2.2 管材选取第60页
        5.2.3 楼板打孔方式第60-61页
        5.2.4 垂直管敷设第61页
        5.2.5 跨越横向管的方法第61-63页
        5.2.6 跨越水平横向管方法第63-64页
        5.2.7 垂直管与光分纤盒连接第64页
    5.3 楼道水平管敷设第64-67页
        5.3.1 波纹管第65页
        5.3.2 PVC管第65-66页
        5.3.3 PVC线槽第66-67页
    5.4 蝶形光缆布放第67-68页
        5.4.1 明线钉固第67页
        5.4.2 保护管保护第67-68页
    5.5 自承式蝶形光缆架空敷设第68-72页
        5.5.1 杆路敷设蝶形光缆第68-70页
        5.5.2 自承式蝶形光缆引下方式第70-71页
        5.5.3 自承式蝶形光缆墙壁钉固敷设第71-72页
        5.5.4 架空自承式蝶形光缆开孔入户第72页
    5.6 PON系统光纤接入网的施工验收规范第72-76页
        5.6.1 OLT(光线路中端)的安装要求第72-73页
        5.6.2 ODF(光纤配线架)的安装要求第73-74页
        5.6.3 光缆交接箱安装要求第74-75页
        5.6.4 光缆分光分纤箱安装要求第75-76页
    5.7 对于标签的资源要求第76-77页
    5.8 楼道光缆敷设要求第77-78页
        5.8.1 在线槽中敷设光缆的要求第77-78页
        5.8.2 蝶形光缆布放要求第78页
    5.9 光缆掏接注意事项第78-79页
    5.10 案例工程性能测试结果及设计方案评估第79-82页
        5.10.1 性能测试结果第79-81页
        5.10.2 设计方案评估第81-82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82-84页
    6.1 本文总结第82-83页
    6.2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组播技术的IPTV网络的设计和实现
下一篇:AVS2视频解码器在TMS320C6678上的优化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