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税纳入环境保护税法税目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 第2章 碳税概念的界定及其展开 | 第15-18页 | 
|     2.1 碳税的基本定义 | 第15页 | 
|     2.2 碳税的税收性质 | 第15-16页 | 
|     2.3 碳税与环境税的关系 | 第16-18页 | 
| 第3章 环境税法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     3.1 环境税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         3.1.1 庇古税理论 | 第18-19页 | 
|         3.1.2 环境公共物品理论 | 第19-20页 | 
|     3.2 环境税法的法学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         3.2.1 环境正义论 | 第20页 | 
|         3.2.2 环境税收公平理论 | 第20-22页 | 
| 第4章 我国征收碳税的必要性及实施困境 | 第22-30页 | 
|     4.1 碳税纳入环境税法的必要性 | 第22-26页 | 
|         4.1.1 与国际发展趋势相一致 | 第22-23页 | 
|         4.1.2 碳税与碳交易的比较 | 第23-26页 | 
|     4.2 环境税法制度下碳税开征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         4.2.1 碳税与环境税法的契合 | 第27页 | 
|         4.2.2 碳税征收权归属问题 | 第27-28页 | 
|         4.2.3 碳税收入的使用问题 | 第28-30页 | 
| 第5章 碳税制度在国外的实践经验 | 第30-34页 | 
|     5.1 瑞典的碳税制度 | 第30-31页 | 
|     5.2 日本碳税制度 | 第31-32页 | 
|     5.3 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碳税制度 | 第32-34页 | 
| 第6章 碳税纳入环境税法税目的基本构想 | 第34-44页 | 
|     6.1 碳税的功能和立法原则 | 第34-37页 | 
|         6.1.1 碳税的功能定位 | 第34页 | 
|         6.1.2 碳税开征的原则 | 第34-37页 | 
|     6.2 开征碳税的制度设计 | 第37-42页 | 
|         6.2.1 征税主体:税务征收、环保核定模式 | 第37-38页 | 
|         6.2.2 纳税主体 | 第38-39页 | 
|         6.2.3 课税范围和对象 | 第39-40页 | 
|         6.2.4 税率方案 | 第40-42页 | 
|     6.3 完善与碳税相关的举措 | 第42-44页 | 
|         6.3.1 环境财政政策促进低碳化发展 | 第42页 | 
|         6.3.2 建立税率动态调整机制 | 第42-43页 | 
|         6.3.3 激励低碳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 | 第43页 | 
|         6.3.4 倡导全民地毯仪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