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斜拉桥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1.2 斜拉桥构造及特点 | 第12-15页 |
1.2.1 拉索 | 第12-13页 |
1.2.2 主梁 | 第13-14页 |
1.2.3 主梁在塔墩上的支承体系 | 第14页 |
1.2.4 索塔 | 第14-15页 |
1.3 斜拉桥施工监控 | 第15-17页 |
1.3.1 斜拉桥施工监控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施工监控的方法 | 第16-17页 |
1.4 天水市山水1号斜拉桥工程概况 | 第17-18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天水市山水1号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案 | 第20-30页 |
2.1 施工监控的目的及原则 | 第20-24页 |
2.1.1 施工监控的目的 | 第20-21页 |
2.1.2 施工监控的原则及方法 | 第21-22页 |
2.1.3 调控策略 | 第22页 |
2.1.4 误差调整理论和方法 | 第22-24页 |
2.2 施工控制实施方案 | 第24-30页 |
2.2.1 理论计算 | 第24-25页 |
2.2.2 实桥线形监控 | 第25-26页 |
2.2.3 实桥索力监控 | 第26-27页 |
2.2.4 实桥应力(应变)监控 | 第27-29页 |
2.2.5 预测分析和计算参数的修正 | 第29-30页 |
3 天水市山水1号斜拉桥理论计算 | 第30-50页 |
3.1 全桥主要的材料 | 第30-31页 |
3.1.1 混凝土材料 | 第30页 |
3.1.2 钢材 | 第30-31页 |
3.1.3 斜拉索 | 第31页 |
3.2 主桥计算荷载取值 | 第31-32页 |
3.3 成桥模型建立 | 第32-34页 |
3.4 合理施工索力确定 | 第34-46页 |
3.4.1 施工阶段划分 | 第34-36页 |
3.4.2 倒拆分析 | 第36-39页 |
3.4.3 倒拆-正装迭代分析 | 第39-41页 |
3.4.4 基于差值法的正装迭代法 | 第41-46页 |
3.5 施工阶段计算 | 第46-50页 |
3.5.1 施工阶段计算模型 | 第46-47页 |
3.5.2 施工阶段计算结果 | 第47-50页 |
4 斜拉桥施工监控实桥监测及数据分析 | 第50-54页 |
4.1 天水市山水1号斜拉桥主梁应力监测及理论计算对比 | 第50-51页 |
4.1.1 传感器的安装及其原理 | 第50-51页 |
4.1.2 测试数据分析 | 第51页 |
4.2 主梁标高监测与理论计算对比 | 第51-52页 |
4.3 斜拉索索力监测与理论计算对比 | 第52-54页 |
5 施工监控参数敏感性分析与识别 | 第54-70页 |
5.1 设计参数对结构的敏感性分析 | 第54-70页 |
5.1.1 梁段自重 | 第54-58页 |
5.1.2 拉索索力 | 第58-62页 |
5.1.3 结构刚度 | 第62-67页 |
5.1.4 参数的识别与调整 | 第67-7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作者简历 | 第76-8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