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图表清单 | 第9-11页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低速冲击损伤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冲击后室温环境下剩余强度研究 | 第15-16页 |
1.2.3 冲击后高温环境下的剩余强度研究 | 第16-17页 |
1.2.4 高温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强度研究 | 第17-18页 |
1.3 逐渐累积损伤分析 | 第18-20页 |
1.3.1 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分析模型 | 第19页 |
1.3.2 静载荷作用下的分析模型 | 第19-20页 |
1.3.3 参数退化 | 第20页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考虑温度影响的逐渐损伤剩余强度分析方法 | 第22-31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室温环境下的冲击损伤分析 | 第22-23页 |
2.2.1 冲击损伤失效判定 | 第22-23页 |
2.2.2 冲击损伤材料参数退化方式 | 第23页 |
2.3 冲击后高温环境下的剩余强度分析 | 第23-28页 |
2.3.1 单层板的热应力-热应变关系 | 第23-25页 |
2.3.2 考虑温度影响的静载过程应力分析 | 第25-27页 |
2.3.3 静载作用下的失效判定准则 | 第27-28页 |
2.3.4 静载作用下的材料参数退化方式 | 第28页 |
2.4 逐渐累积损伤程序设计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及高温环境下剩余强度试验研究 | 第31-48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复合材料层合板试验件及试验设备 | 第31-37页 |
3.2.1 试验件设计与安排 | 第31-32页 |
3.2.2 试验件加工与试验件质量检查 | 第32-33页 |
3.2.3 试验设备及装夹具 | 第33-37页 |
3.3 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损伤检测与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3.4 温度环境下层合板的剩余强度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3.4.1 300℃下层合板的拉伸剩余强度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3.4.2 300℃下层合板的压缩剩余强度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3.4.3 室温环境下层合板压缩剩余强度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3.4.4 室温、300℃下层合板的压缩剩余强度对比分析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损伤与剩余强度分析与试验验证 | 第48-67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与压缩剩余强度分析与试验验证 | 第48-52页 |
4.2.1 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剩余强度分析与试验验证 | 第49-50页 |
4.2.2 复合材料层合板压缩剩余强度分析与试验验证 | 第50-52页 |
4.3 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损伤失效分析 | 第52-57页 |
4.3.1 复合材料层合板各铺层的冲击损伤失效分析 | 第52-55页 |
4.3.2 几何尺寸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损伤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3 冲击能量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损伤的影响 | 第56-57页 |
4.4 含冲击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在静载作用下的逐渐损伤失效分析 | 第57-62页 |
4.4.1 300℃下含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逐渐损伤失效分析 | 第57-59页 |
4.4.2 300℃下含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逐渐损伤失效分析 | 第59-62页 |
4.5 温度对复合材料层合板静强度的影响规律 | 第62-65页 |
4.5.1 温度对含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剩余强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4.5.2 温度对含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压缩剩余强度的影响 | 第63-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7-68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82页 |
附录1 第三章附表和附图 | 第75-80页 |
附录2 第四章附表 | 第80-81页 |
附录3 不同温度下 T300/BMP350 复合材料的材料力学性能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