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苯并菲衍生物的合成及掺杂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0-26页
    1.1 有机半导体材料基本知识第10-13页
        1.1.1 有机半导体材料概述第10-11页
        1.1.2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分类及使用第11-13页
    1.2 液晶材料的发现和分类第13-15页
        1.2.1 液晶材料的发现第13-14页
        1.2.2 液晶材料的分类第14-15页
    1.3 盘状液晶的基本知识第15-22页
        1.3.1 盘状液晶的分子结构及分类第15-16页
        1.3.2 盘状液晶的堆积相态第16-18页
        1.3.3 盘状液晶材料的自组装取向第18-21页
        1.3.4 盘状液晶的使用现状第21-22页
    1.4 苯并菲盘状液晶第22-25页
        1.4.1 苯并菲盘状液晶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1.4.2 氮杂苯并菲盘状液晶第23-25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5-26页
2 实验原料及表征设备第26-28页
    2.1 实验原料第26-27页
    2.2 实验及表征设备第27-28页
        2.2.1 液晶材料性能表征设备第27页
        2.2.2 液晶材料合成表征设备第27-28页
3 三硝基戊酮诱导苯并菲盘状液晶材料取向的研究第28-40页
    3.1 原材料的热力学性能表征第28-30页
    3.2 三硝基戊酮诱导电荷转移复合物的产生第30-32页
    3.3 电荷转移复合物作用下材料热力学性能的表征第32-33页
    3.4 热温控制对材料自组装的影响第33-34页
    3.5 掺杂材料自组装取向的表征第34-38页
        3.5.1 10℃/min降温时材料自组装效果第34-35页
        3.5.2 1℃/min降温时材料自组装效果第35-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40页
4 四氯苯醌诱导苯并菲盘状液晶材料取向的研究第40-46页
    4.1 掺杂材料热力学性能表征第40-41页
    4.2 掺杂材料自组装取向的变化分析第41-42页
    4.3 改变材料掺杂比例,探究材料取向第42-44页
        4.3.1 四氯苯醌与TP5进行1.5:1掺杂第42-43页
        4.3.2 四氯苯醌与TP5进行2:1的掺杂第43-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5 苯并菲醌材料的合成尝试第46-56页
    5.1 苯并菲基础材料的合成第46-50页
        5.1.1 化合物2,3-二甲氧基-6,7,10,11-四己氧基苯并菲(2,3-dimethoxy-6,7,10,11 -tetrapentyloxytirphenylene)的合成第46-48页
        5.1.2 化合物2,3,6,7,10,11-六甲氧基苯并菲(2,3,6,7,10,11-hexamethoxytriphenylene)的合成第48-50页
    5.2 苯并菲醌材料的合成尝试第50-53页
        5.2.1 苯并菲二醌材料的合成尝试第50-51页
        5.2.2 六苯并菲醌结构的合成尝试第51-53页
    5.3 苯并菲材料合成方法的评价第53-55页
        5.3.1 苯并菲基础材料的合成评价第53-54页
        5.3.2 苯并菲醌材料的合成方法评价第54-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6.1 本论文结论与创新点第56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附录 化合物结构表征谱图第64-66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6-6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界面组装纳米结构的外场调控STM研究
下一篇:含脯氨酸二肽及极性二肽与金属离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