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9页 |
1.1 肽类化合物 | 第12-14页 |
1.2 肽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第14-17页 |
1.2.1 直链肽生物活性 | 第14页 |
1.2.2 环肽生物活性 | 第14-17页 |
1.2.2.1 含脯氨酸的环肽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第15-17页 |
1.3 肽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 第17-22页 |
1.3.1 UV/Vis 法研究二肽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20-21页 |
1.3.2 NMR 法研究二肽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21-22页 |
1.4 有机小分子与 DNA 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22-27页 |
1.4.1 有机小分子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4.1.1 光谱法 | 第22-23页 |
1.4.1.2 电化学法 | 第23页 |
1.4.1.3 质谱法 | 第23页 |
1.4.1.4 核磁共振法 | 第23页 |
1.4.1.5 凝胶电泳法 | 第23-24页 |
1.4.2 有机小分子对 DNA 的切割机理 | 第24-27页 |
1.4.2.1 水解切割机理 | 第24-26页 |
1.4.2.2 氧化切割机理 | 第26-27页 |
1.4.2.3 消除机理 | 第27页 |
1.5 硕士论文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1.5.1 含脯氨酸的二肽在金属离子辅助下对 DNA 的切割活性研究 | 第27-28页 |
1.5.2 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含脯氨酸的二肽、金属离子及 ctDNA 间的相互作用 | 第28页 |
1.5.3 极性直链二肽与金属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核磁研究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含有脯氨酸的二肽在金属离子辅助下对 DNA 的切割活 性研究 | 第29-64页 |
2.1 引言 | 第29-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1页 |
2.2.2 溶液的配置 | 第31-32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32页 |
2.3 二肽在金属离子作用下对 DNA 的切割 | 第32-62页 |
2.3.1 对金属离子的考察 | 第33-43页 |
2.3.2 最佳缓冲溶液 pH 的考察 | 第43-49页 |
2.3.3 二肽最佳切割浓度的考察 | 第49-54页 |
2.3.4 二肽最佳切割时间的考察 | 第54-60页 |
2.3.5 二肽切割机理的考察 | 第60-6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三章 对含脯氨酸的二肽、金属离子体系及二肽、金属离子、ctDNA 体系的紫外研究 | 第64-76页 |
3.1 引言 | 第6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4-65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64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64-65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6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5页 |
3.3.1 带有芳环侧链的含脯氨酸的二肽与 AgNO_3的相互作用研究 | 第66-69页 |
3.3.2 带有芳环侧链的含脯氨酸的二肽与 Cu~(2+),Zn~(2+),Co~(2+)等过渡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 第69-72页 |
3.3.3 Co~(~(2+))辅助下带有芳环侧链的含脯氨酸的二肽与 ctDNA 间的相互作用 | 第72-7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四章 极性二肽与金属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核磁研究 | 第76-84页 |
4.1 引言 | 第76页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76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76-77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7-82页 |
4.4.1 极性二肽与 Li~+之间相互作用的核磁滴定 | 第77-80页 |
4.4.1.1 核磁滴定 Job 法测极性二肽与金属离子的结合比 | 第77页 |
4.4.1.2 Glu-Glu 二肽中 N-H 的化学位移变化规律 | 第77-79页 |
4.4.1.3 极性二肽与金属 Li~+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大小 | 第79-80页 |
4.4.1.4 选择金属 Li~+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80页 |
4.4.2 极性二肽与二价金属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核磁滴定 | 第80-82页 |
4.4.2.1 GIn-Gly 与金属 Cu~(2+)之间相互作用的线性关系图 | 第81页 |
4.4.2.2 GIn-Gly 与金属 Zn~(2+)之间相互作用的线性关系图 | 第81页 |
4.4.2.3 GIn-Gly 与金属 Co~(2+)之间相互作用的线性关系图 | 第81-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