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图书馆学论文

信息服务业PIS能力动态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8-10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 理论意义第10-11页
        二、 实践意义第11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第二章 PIS 相关理论研究第15-19页
    第一节 PIS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一、 个性化信息的定义第15页
        二、 PIS 的定义第15-16页
    第二节 PIS 的基本特征第16-17页
    第三节 PIS 能力第17-19页
        一、 能力的界定第17页
        二、 PIS 能力第17-19页
第三章 PIS 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9-38页
    第一节 评价方法第19-23页
        一、 层次分析法第19-21页
        二、 专家聚类赋权第21页
        三、 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法第21-23页
    第二节 PIS 评价的基本原则第23-24页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第24-27页
        一、 PIS 能力的影响因素第24-26页
        二、 指标体系的确定第26-27页
    第四节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27-30页
        一、 主观权重第28-29页
        二、 专家客观权重第29-30页
        三、 综合权重第30页
    第五节 PIS 能力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0-36页
        一、 专家主观权重的计算第30-31页
        二、 专家客观权重的计算第31页
        三、 综合权重的计算第31-36页
    第六节 结果分析第36-38页
第四章 PIS 能力的动态模糊综合评价第38-59页
    第一节 评价问题分析第38-39页
    第二节 动态模糊综合评价的实现第39-55页
    第三节 评价结果分析第55-59页
        一、 三个领域 PIS 能力发展现状比较分析第55页
        二、 图书馆 PIS 能力发展现状分析第55-56页
        三、 电子商务 PIS 能力发展现状分析第56-57页
        四、 医院 PIS 能力发展现状分析第57-5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2页
    第一节 全文总结第59-60页
    第二节 论文创新点第60页
    第三节 研究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第64-88页
    附录 1:指标权重调查问卷第64-67页
    附录 2:专家主观权重计算结果第67-77页
    附录 3:MATLAB 程序代码第77-79页
    附录 4:PIS 能力评价用户问卷调查表第79-82页
    附录 5:动态模糊评价程序代码第82-84页
    附录 6:动态模糊评价计算结果第84-88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涨跌停板制约、非对称截尾Levy分布及期权定价
下一篇:译林出版社引进版图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