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固体物理学论文--固体性质论文--光学性质论文--发光学论文

银纳米棒阵列的金属荧光增强及其在微型毛细管电泳技术中的应用

致谢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8-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30页
    1.1 金属荧光增强的基本原理第13-17页
        1.1.1 表面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第13-14页
        1.1.2 MEF的基本原理第14-17页
    1.2 当今用于MEF的材料和结构第17-23页
        1.2.1 非均匀MEF纳米结构第17-20页
        1.2.2 均匀性MEF纳米结构第20-23页
    1.3 金属增强荧光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进展第23-25页
    1.4 CE(毛细管电泳)工作原理简介第25-29页
        1.4.1 CE(毛细管电泳)的基础理论第26页
        1.4.2 CE(毛细管电泳)的基本装置及分离原理第26-29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9-30页
第二章 倾斜式生长法制备纳米结构的原理和方法第30-36页
    2.1 倾斜式生长的原理第31-33页
        2.1.1 纳米柱形成初期第31-32页
        2.1.2 纳米柱生长期第32-33页
    2.2 倾斜式生长纳米结构的方法第33-34页
    2.3 局域倾斜式沉积法第34-36页
第三章 倾斜式生长银纳米棒阵列的荧光增强性质研究第36-45页
    3.1. 银纳米棒的制备以及形貌特征第36-38页
    3.2 银纳米棒的MEF测量和光学测量第38-39页
    3.3 银纳米棒长度对MEF的影响第39-42页
    3.4 有效增强因子第42-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微流控系统下的银纳米棒阵列金属荧光增强技术第45-52页
    4.1 焦耳热效应第45-46页
    4.2 微型PDMS毛细管电泳与银纳米棒集成第46-50页
        4.2.1 集成银纳米棒阵列的PDMS毛细管电泳的制备第46-47页
        4.2.2 PDMS毛细管电泳准备工作第47页
        4.2.3 CE分离氨基酸实验装置第47-48页
        4.2.4 分析与讨论第48-50页
    4.4. 微型硅毛细管电泳与银纳米棒阵列集成第50-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作者简历第58-6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矩形光子晶体波导的传输特性与优化设计
下一篇:基于CUDA的声辐射力弹性成像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