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策略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附表索引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1.3 创新点 | 第12页 |
1.2 文献回顾 | 第12-17页 |
1.2.1 管理层盈余预告自愿披露动机 | 第13-14页 |
1.2.2 管理层盈余预告的精确度及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1.2.3 管理层盈余预告的准确度及影响因素 | 第15页 |
1.2.4 管理层盈余预告的及时性及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1.2.5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基础 | 第18-26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8-21页 |
2.1.1 盈利预测 | 第18-19页 |
2.1.2 业绩预告 | 第19-20页 |
2.1.3 盈余预告的披露特征 | 第20-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22页 |
2.2.2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2页 |
2.2.3 经济人假设 | 第22-23页 |
2.3 制度基础 | 第23-26页 |
2.3.1 业绩预告制度 | 第23-24页 |
2.3.2 盈利预测制度 | 第24-26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及假设 | 第26-37页 |
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26-31页 |
3.1.1 证券分析师角度 | 第27-28页 |
3.1.2 机构投资者角度 | 第28-29页 |
3.1.3 公司财务治理特征角度 | 第29-31页 |
3.2 数据来源和样本筛选 | 第31-33页 |
3.3 变量定义及模型设计 | 第33-37页 |
3.3.1 因变量的选取 | 第33-34页 |
3.3.2 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34-36页 |
3.3.3 模型构建 | 第36-37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37-51页 |
4.1 描述性统计 | 第37-40页 |
4.1.1 样本的分布情况 | 第37-38页 |
4.1.2 被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38-39页 |
4.1.3 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39-40页 |
4.2 相关性分析和共线性诊断 | 第40-41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1-48页 |
4.3.1 管理层盈余预告是否披露的实证分析 | 第43-44页 |
4.3.2 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及时性的实证分析 | 第44-45页 |
4.3.3 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精确度的实证分析 | 第45-46页 |
4.3.4 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准确度的实证分析 | 第46-47页 |
4.3.5 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倾向的实证分析 | 第47-48页 |
4.4 稳健性检验 | 第48-51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5.1 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盈余预告 | 第51页 |
5.2 建立规范的盈余预告披露体系 | 第51-52页 |
5.3 加强对证券分析师行业的管制 | 第52页 |
5.4 注重对机构投资者的培养管理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