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12-13页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 第14-26页 |
2.1 新生代公务员的相关文献研究 | 第14-16页 |
2.1.1 新生代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新生代的特征 | 第14-15页 |
2.1.3 新生代公务员现有文献研究 | 第15-16页 |
2.2 工作压力的相关文献研究 | 第16-20页 |
2.2.1 工作压力的概念 | 第16-17页 |
2.2.2 工作压力的维度与测量 | 第17-20页 |
2.2.3 工作压力的结果变量 | 第20页 |
2.3 建言行为的相关文献研究 | 第20-23页 |
2.3.1 建言行为的概念 | 第20-21页 |
2.3.2 建言行为的维度与测量 | 第21-22页 |
2.3.3 建言行为的前因变量 | 第22-23页 |
2.4 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文献研究 | 第23-25页 |
2.4.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第23页 |
2.4.2 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第23-24页 |
2.4.3 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的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2.5 工作压力、建言行为及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相关文献研究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假设模型与问卷设计 | 第26-40页 |
3.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26-30页 |
3.1.1 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3.1.2 概念模型 | 第27页 |
3.1.3 研究假设 | 第27-30页 |
3.2 变量测量和问卷设计 | 第30-31页 |
3.2.1 变量测量 | 第30-31页 |
3.2.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1页 |
3.3 预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 第31-40页 |
3.3.1 工作压力初始量表信效度分析 | 第32-37页 |
3.3.2 自我效能感初始量表信效度分析 | 第37页 |
3.3.3 建言行为初始量表信效度分析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正式量表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40-60页 |
4.1 同源偏差检验 | 第40页 |
4.2 正式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第40-47页 |
4.2.1 工作压力正式量表信效度分析 | 第40-43页 |
4.2.2 自我效能感正式量表信效度分析 | 第43-44页 |
4.2.3 建言行为正式量表信效度分析 | 第44-46页 |
4.2.4 三个量表区分效度检验 | 第46-47页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49页 |
4.3.1 调查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4.3.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8-49页 |
4.4 控制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第49-52页 |
4.4.1 独立样本T检验 | 第49-50页 |
4.4.2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50-52页 |
4.5 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52-58页 |
4.5.1 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52-53页 |
4.5.2 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 第53-55页 |
4.5.3 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检验 | 第55-58页 |
4.6 假设检验结果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60-6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0-62页 |
5.1.1 工作压力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60页 |
5.1.2 工作压力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分析 | 第60-61页 |
5.1.3 自我效能感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61页 |
5.1.4 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的分析 | 第61-62页 |
5.2 管理启示 | 第62-65页 |
5.2.1 工作压力层面 | 第62-64页 |
5.2.2 自我效能层面 | 第64-65页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