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7页 |
1.2 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 第7-8页 |
1.3 研究的现状 | 第8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8-9页 |
1.5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9页 |
1.6 研究具备的工作条件 | 第9-10页 |
2. 南阳武侯祠建筑群历史人文背景 | 第10-18页 |
2.1 南阳历史文化概况 | 第10-11页 |
2.1.1 南阳市的历史沿革 | 第10页 |
2.1.2 历史文化名城南阳 | 第10-11页 |
2.2 诸葛亮与武侯祠 | 第11-12页 |
2.2.1 简析诸葛亮及其与南阳的联系 | 第11-12页 |
2.2.2 武侯祠的定义 | 第12页 |
2.3 南阳武侯祠建筑的历史沿革与演变特点 | 第12-16页 |
2.3.1 南阳武侯祠建筑的历史沿革 | 第12-15页 |
2.3.2 南阳武侯祠建筑的历史演变的特点 | 第15-16页 |
2.4 南阳武侯祠形成和发展的文化本源 | 第16-1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形态分析 | 第18-45页 |
3.1 “卧龙腾飞”的再现--南阳武侯祠建筑的选址要素分析 | 第18-21页 |
3.1.1 南阳武侯祠选址的因素 | 第18-19页 |
3.1.2 武侯祠的选址蕴涵的哲学思想及人性思维 | 第19-21页 |
3.2 “因”思想的体现——南阳武侯祠的整体空间布局形态 | 第21-26页 |
3.2.1 南阳武侯祠的整体空间布局形态 | 第21-26页 |
3.2.2 “因”思想的体现——整体布局特点 | 第26页 |
3.3 “礼”观念主导——南阳武侯祠建筑群落空间布局形态 | 第26-30页 |
3.3.1 南阳武侯祠主题建筑群落空间布局 | 第27-28页 |
3.3.2 南阳武侯祠建筑群落空间布局形态的特点 | 第28-29页 |
3.3.3 “礼”观念主导——建筑群落空间构成的文化意义 | 第29-30页 |
3.4 匠心独运——南阳武侯祠单体特色建筑与装饰构件形态分析 | 第30-40页 |
3.4.1 南阳武侯祠中木构架单体建筑造型艺术分析 | 第30-35页 |
3.4.2 有南阳武侯祠单体建筑相关的空间特点分析 | 第35-40页 |
3.5 南阳武侯祠的建筑装饰特点 | 第40-44页 |
3.5.1 装饰题材的内容丰富、以历史故事最具代表性 | 第40-42页 |
3.5.2 装饰形态以神兽最为传神生动 | 第42-43页 |
3.5.3 装饰色彩与园林植物相得益彰 | 第43-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研究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形态的价值与启示 | 第45-49页 |
4.1 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传统文化 | 第45-46页 |
4.2 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形态的价值分析 | 第46页 |
4.3 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形态的现代启示 | 第46-49页 |
4.3.1 当今中国建筑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47页 |
4.3.2 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形态的启示—传承创新 | 第47-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