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际行驶载荷的拉杆总成设计载荷谱提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载荷谱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设计载荷谱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2 六分力和拉杆总成载荷谱采集及分析处理 | 第19-39页 |
2.1 载荷谱采集准备 | 第19-28页 |
2.1.1 测点选取及布置 | 第19-24页 |
2.1.2 传感器标定 | 第24-27页 |
2.1.3 测试系统组建 | 第27-28页 |
2.2 载荷谱采集 | 第28-30页 |
2.2.1 载荷谱采集方案 | 第28-29页 |
2.2.2 试验场采集 | 第29-30页 |
2.3 载荷谱分析 | 第30-34页 |
2.3.1 样本选取 | 第30-31页 |
2.3.2 时域分析 | 第31-32页 |
2.3.3 频域分析 | 第32-34页 |
2.4 载荷谱处理 | 第34-37页 |
2.4.1 载荷谱滤波 | 第34页 |
2.4.2 载荷谱去奇异值 | 第34-35页 |
2.4.3 删除相位差 | 第35-36页 |
2.4.4 特征工况载荷谱提取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 拉杆总成载荷谱预测 | 第39-49页 |
3.1 建立预测模型 | 第39-42页 |
3.1.1 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3.1.2 载荷谱预测模型 | 第40页 |
3.1.3 拟合优度分析 | 第40页 |
3.1.4 预测模型计算检验 | 第40-42页 |
3.2 预测模型验证 | 第42-47页 |
3.2.1 时域验证 | 第43-45页 |
3.2.2 频域验证 | 第45-46页 |
3.2.3 损伤域验证 | 第46-47页 |
3.3 预测拉杆总成载荷谱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拉杆总成设计载荷谱提取方法研究 | 第49-71页 |
4.1 载荷谱频次统计 | 第49-52页 |
4.1.1 变程-均值雨流计数 | 第49-51页 |
4.1.2 变程-均值相关性分析 | 第51-52页 |
4.2 载荷谱参数化概率分布模型 | 第52-57页 |
4.2.1 变程威布尔分布及检验 | 第53-54页 |
4.2.2 均值正态分布及检验 | 第54-57页 |
4.3 极大载荷推断 | 第57-59页 |
4.4 程序设计载荷谱提取 | 第59-67页 |
4.4.1 二维设计载荷谱 | 第59-61页 |
4.4.2 幅值累积频次图 | 第61-63页 |
4.4.3 一维程序设计载荷谱 | 第63-67页 |
4.5 时域重构设计载荷谱 | 第67-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5 拉杆总成设计载荷谱应用实例 | 第71-83页 |
5.1 疲劳寿命影响因素 | 第71-73页 |
5.2 拉杆总成有限元分析 | 第73-77页 |
5.2.1 有限元前处理 | 第73-74页 |
5.2.2 有限元计算求解 | 第74-77页 |
5.3 基于最大值的静强度分析 | 第77-79页 |
5.4 时域重构设计载荷谱的疲劳寿命分析 | 第79-8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总结 | 第83-84页 |
6.2 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