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引言 | 第8-10页 |
1.2 梁式转换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梁式转换结构试验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梁式转换结构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新型梁式转换结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有限元子模型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8页 |
2 有限单元法与ABAQUS中的子模型技术 | 第18-30页 |
2.1 有限单元法简介 | 第18-19页 |
2.2 ABAQUS中的子模型技术 | 第19-29页 |
2.2.1 子模型技术简介 | 第19-22页 |
2.2.2 基于节点的子模型技术 | 第22-28页 |
2.2.3 基于表面的子模型技术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 | 第30-58页 |
3.1 结构的动力学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3.2 结构设计方案 | 第31-34页 |
3.3 总体模型分析 | 第34-46页 |
3.3.1 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所考虑的几个问题 | 第34-37页 |
3.3.2 结构模态分析 | 第37-38页 |
3.3.3 时程分析中关于地震波的选取 | 第38-42页 |
3.3.4 总体模型位移与基底剪力分析 | 第42-46页 |
3.4 子模型分析 | 第46-57页 |
3.4.1 子模型选取方案 | 第46-49页 |
3.4.2 子模型与总体模型的分析结果对比 | 第49-57页 |
3.4.3 子模型分析总结 | 第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 第58-80页 |
4.1 材料模型 | 第58-64页 |
4.1.1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 第58-62页 |
4.1.2 PQ-Fiber用户材料子程序模型 | 第62-64页 |
4.2 总体模型分析 | 第64-68页 |
4.2.1 总体模型层间位移角及顶点位移 | 第64-67页 |
4.2.2 基底剪力 | 第67-68页 |
4.3 子模型分析 | 第68-78页 |
4.3.1 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损伤分析 | 第68-70页 |
4.3.2 转换梁分析 | 第70-72页 |
4.3.3 8 度(0.3g)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底部加强区损伤分析 | 第72-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5.1 结论 | 第80-81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