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60高强钢管节点疲劳累积损伤分析及疲劳性能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7-15页 |
| 1.1 前言 | 第7-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 1.2.1 管节点的疲劳研究 | 第9-11页 |
| 1.2.2 高强钢材材料性质疲劳试验的研究 | 第11-12页 |
| 1.2.3 管节点疲劳分析方法现状 | 第12-13页 |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 2 Q460 钢材疲劳及电阻试验研究 | 第15-37页 |
| 2.1 试验概述 | 第15-19页 |
| 2.1.1 试验材料和试样切取 | 第15-16页 |
| 2.1.2 试样设计 | 第16-19页 |
| 2.2 静力拉伸试验 | 第19-20页 |
| 2.3 疲劳试验 | 第20-29页 |
| 2.4 电阻法测量损伤变量 | 第29-36页 |
| 2.4.1 基于电阻的损伤变量的确定 | 第29-32页 |
| 2.4.2 疲劳损伤过程的电阻变化测定 | 第32-36页 |
| 2.5 小结 | 第36-37页 |
| 3 Q460 钢材疲劳损伤演化模型 | 第37-45页 |
| 3.1 损伤演化方程 | 第37-40页 |
| 3.2 试验曲线的拟合 | 第40-42页 |
| 3.3 参数a拟合 | 第42-44页 |
| 3.4 小结 | 第44-45页 |
| 4 Q460 钢管节点疲劳累积损伤分析 | 第45-63页 |
| 4.1 损伤力学有限元法求解计算疲劳问题的现状 | 第45页 |
| 4.2 预测疲劳寿命的损伤力学有限元法 | 第45-47页 |
| 4.2.1 有效应力法 | 第46页 |
| 4.2.2 修改刚度法 | 第46页 |
| 4.2.3 附加载荷法 | 第46-47页 |
| 4.3 耦合疲劳损伤的有限元计算 | 第47-51页 |
| 4.3.1 疲劳损伤累积分析的基本方程 | 第47-49页 |
| 4.3.2 耦合疲劳损伤的单元刚度矩阵 | 第49-51页 |
| 4.3.3 耦合疲劳损伤的单元刚度矩阵计算 | 第51页 |
| 4.4 疲劳损伤模型 | 第51-52页 |
| 4.5 管节点的疲劳累积损伤分析 | 第52-60页 |
| 4.5.1 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 4.5.2 损伤破坏判据 | 第54页 |
| 4.5.3 疲劳累计损伤分析结果 | 第54-60页 |
| 4.6 小结 | 第60-63页 |
| 5 结论和展望 | 第63-65页 |
| 5.1 结论 | 第63页 |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附录 | 第71页 |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