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节能技术与经济性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1 国外建筑节能简介第12-13页
        1.1.2 国内建筑节能简介第13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3 建筑节能的概念第14页
    1.4 建筑节能的意义第14-15页
    1.5 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第2章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与措施第16-32页
    2.1 夏热冬冷地区区域气候特点第16-17页
    2.2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与措施第17-23页
        2.2.1 墙体节能技术第17-20页
            2.2.1.1 外墙外保温第17-18页
            2.2.1.2 外墙内保温第18-19页
            2.2.1.3 墙体自保温第19页
            2.2.1.4 夹心保温第19-20页
        2.2.2 门窗节能技术第20-22页
            2.2.2.1 玻璃保温性能第20-22页
            2.2.2.2 框型材料性能第22页
        2.2.3 屋顶保温隔热技术第22-23页
            2.2.3.1 外保温屋顶第22-23页
            2.2.3.2 倒置式屋面第23页
            2.2.3.3 阁楼屋面第23页
    2.3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与措施第23-28页
        2.3.1 建筑冷、热源的选择第24-26页
            2.3.1.1 水源热泵系统第24-25页
            2.3.1.2 土壤源热泵系统第25-26页
            2.3.1.3 水环热泵系统第26页
        2.3.2 变水量技术第26-27页
        2.3.3 变风量技术第27页
        2.3.4 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第27-28页
    2.4 太阳能利用第28-29页
        2.4.1 太阳能采暖第28-29页
        2.4.2 太阳能制冷第29页
    2.5 遮阳技术第29-30页
    2.6 建筑照明节能技术第30-32页
第3章 典型办公建筑的能耗模拟分析第32-61页
    3.1 典型办公建筑建模第32-37页
        3.1.1 EQUEST简介第32-33页
        3.1.2 基本模型概况第33页
        3.1.3 建筑围护结构参数第33-35页
        3.1.4 室内热扰及空调房间温度设定第35页
        3.1.5 风系统输入第35-36页
        3.1.6 水系统输入第36-37页
    3.2 典型办公建筑能耗模拟结果第37-39页
    3.3 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的提出第39-59页
        3.3.1 敏感度系数第40页
        3.3.2 建筑朝向第40-41页
        3.3.3 窗墙比第41-42页
        3.3.4 外窗综合遮阳系数第42-44页
        3.3.5 外窗传热系数第44-45页
        3.3.6 保温材料厚度第45-46页
        3.3.7 人均占有建筑面积第46-47页
        3.3.8 照明功率密度第47-48页
        3.3.9 设备功率密度第48-49页
        3.3.10 新风指标第49-51页
        3.3.11 夏季室内温度设定第51-52页
        3.3.12 冷水机组的COP第52-53页
        3.3.13 冷水机组的配置第53-54页
        3.3.14 水泵效率第54-55页
        3.3.15 冷冻水供水温度第55-56页
        3.3.16 冷却水进水温度第56-57页
        3.3.17 空调末端风机送风机静压第57页
        3.3.18 风机效率第57-58页
        3.3.19 空调系统形式第58-59页
    3.4 建筑能耗影响因素汇总分析第59-61页
第4章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的经济性分析第61-74页
    4.1 资金时间价值第61-62页
    4.2 经济性评价方法第62页
    4.3 基于寿命周期成本的经济分析第62-66页
        4.3.1 寿命周期费用的计算第62-64页
        4.3.2 寿命周期费用计算的数学模型第64页
        4.3.3 模型计算简化处理第64-66页
    4.4 建筑节能影响因素的生命周期费用计算第66-72页
    4.5 建筑节能经济性影响因素汇总分析第72-74页
第5章 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第74-79页
    5.1 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的必要性第74-75页
    5.2 我国目前的节能激励政策种类第75-76页
    5.3 我国目前的节能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第76-77页
    5.4 对节能激励政策的建议第77-79页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第79-80页
    展望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节能窗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长沙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