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章 组织教学的定义和基本要求 | 第16-21页 |
第一节 组织教学的定义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组织教学的形式 | 第17-18页 |
一、把握好课堂纪律 | 第17页 |
二、适当的运用教学艺术 | 第17页 |
三、老师的个人魅力能为课堂提升档次 | 第17-18页 |
四、巧妙的利用学生们的心理来设计课堂 | 第18页 |
第三节 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 | 第18-19页 |
一、目的明确 | 第18页 |
二、尊重、了解学生 | 第18-19页 |
三、营造良好的集体合作互动学习风气 | 第19页 |
第四节 组织教学的作用 | 第19-21页 |
一、调动积极性、吸引注意力 | 第19页 |
二、完成情绪准备、引起学习兴趣 | 第19-20页 |
三、促进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动机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与组织教学的关系 | 第21-28页 |
第一节 高效课堂的衡量标准及主要样式 | 第21-24页 |
一、高效课堂的衡量标准 | 第21-22页 |
二、高效课堂样式一:生活化的课堂 | 第22页 |
三、高效课堂样式二:人文关怀的课堂 | 第22-23页 |
四、高效课堂样式三:生命活动的课堂 | 第23-24页 |
五、高效课堂样式四:终身受益的课堂 | 第24页 |
第二节 组织教学是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目的的有效手段 | 第24-26页 |
一、组织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的必要需求 | 第24-25页 |
二、组织教学是建设高中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的关键 | 第25页 |
三、组织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差异的衡量标准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组织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 第26-28页 |
一、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 第26-27页 |
二、增加学生和老师的信心 | 第27页 |
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 第27页 |
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传统课堂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第一节 课堂的教学内容缺乏多样性 | 第28-29页 |
一、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 第28页 |
二、教学内容缺乏实例 | 第28-29页 |
第二节 课堂的教学形式单一 | 第29页 |
一、教条化 | 第29页 |
二、程序一成不变 | 第29页 |
第三节 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重视不足 | 第29-31页 |
一、先入为主政治课是假大空 | 第30页 |
二、对思想教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有待提高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高效课堂视角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组织教学策略 | 第31-42页 |
第一节 明确组织教学目标 | 第31-32页 |
一、制定目标 | 第31页 |
二、实施目标 | 第31-32页 |
三、总结反馈 | 第32页 |
四、目标考核 | 第32页 |
第二节 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 第32-35页 |
一、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 第32-33页 |
二、主动探寻课程资源 | 第33页 |
三、利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学生资源 | 第33-34页 |
四、从有效的学习方式中提取课程资源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深入浅出,创设生活化情境 | 第35-39页 |
一、创设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景 | 第35-36页 |
二、立足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 第36-38页 |
三、整合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 第38页 |
四、创设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境 | 第38-39页 |
第四节 精心设计,丰富组织教学过程 | 第39-42页 |
一、针对学生心理特点更新课程设计理念 | 第39-40页 |
二、因材施教,制定全面的教学目标 | 第40页 |
三、注重培养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 第40-41页 |
四、让教学方法更和谐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