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7页 |
1.3 研究的问题 | 第7-8页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8页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8-9页 |
1.5.1 文献法 | 第8页 |
1.5.2 调查法 | 第8页 |
1.5.3 案例法 | 第8-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页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2.2.1 有关“数学语言”和“数学语言理解能力”的研究 | 第9-10页 |
2.2.2 有关“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研究 | 第10页 |
2.2.3 有关“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 第10-11页 |
2.2.4 有关“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硕士论文 | 第11-13页 |
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7页 |
3.1 数学语言 | 第13-14页 |
3.1.1 数学语言的概念界定 | 第13页 |
3.1.2 数学语言的分类 | 第13-14页 |
3.2 数学语言的转译及转译的分类 | 第14-15页 |
3.3 数学解题 | 第15-17页 |
3.3.1 数学解题的概念 | 第15页 |
3.3.2 数学语言转译与数学解题 | 第15-17页 |
4 高中生数学语言转译能力的调查 | 第17-27页 |
4.1 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 第17页 |
4.2 调查的对象与工具 | 第17页 |
4.3 问卷分析 | 第17-25页 |
4.3.1 问卷内容的有效性分析 | 第17页 |
4.3.2 问卷数据的处理分析 | 第17-25页 |
4.4 调查结论 | 第25-27页 |
5 高中生数学解题中语言转译困难突破之案例研究 | 第27-45页 |
5.1 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 第27-37页 |
5.1.1 关于新授课案例 | 第27-31页 |
5.1.2 关于习题讲评案例 | 第31-33页 |
5.1.3 关于复习课案例 | 第33-37页 |
5.2 学生学习小组开展活动案例 | 第37-38页 |
5.2.1 学生说题活动案例 | 第37-38页 |
5.2.2 学生探究活动案例 | 第38页 |
5.3 教师开展典型题的析题与拓展活动案例 | 第38-40页 |
5.4 案例结果分析 | 第40-45页 |
6 高中生数学解题中语言转译困难的突破策略 | 第45-55页 |
6.1 重视数学语言教学的规范性 | 第45页 |
6.1.1 教师“教”的规范 | 第45页 |
6.1.2 学生“用”的准确 | 第45页 |
6.2 加强数学语言的阅读理解训练 | 第45-49页 |
6.2.1 文字语言的阅读理解训练 | 第45-46页 |
6.2.2 符号语言的阅读理解训练 | 第46-47页 |
6.2.3 图形语言的阅读理解训练 | 第47-49页 |
6.3 树立数学建模意识,增强文字语言与其他数学语言的互译能力 | 第49-51页 |
6.4 加强变式教学,提高各种数学语言的等价转译能力 | 第51-52页 |
6.5 利用一题多“译”形成一题多解,提升不同数学语言转译的优化选择水平 | 第52-55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5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2 | 第59-63页 |
附录3 | 第63-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