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大肠杆菌esrE基因转录调控解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综述与导言第10-26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2页
        1.1.1 辅酶Q的生物合成第10-11页
        1.1.2 大肠杆菌基因组中的yigP位点:ubiJ基因第11-12页
    1.2 研究基础第12-13页
        1.2.1 yigP位点转录一个252nt的sRNA EsrE第12-13页
        1.2.2 esrE基因的自身启动子第13页
    1.3 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调控第13-20页
        1.3.1 原核生物启动子第14-15页
        1.3.2 原核生物中的RNA聚合酶第15-16页
        1.3.3 基因组表达调控模式第16-18页
        1.3.4 转录因子第18-20页
        1.3.5 基因组中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定位第20页
    1.4 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第20-24页
        1.4.1 顺式作用与反式作用第20-21页
        1.4.2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策略第21-24页
    1.5 本文研究思路第24-26页
        1.5.1 在功能片段P4P2的5'端进一步探查esrE启动子的顺式调控元件第24页
        1.5.2 利用点突变确定顺式元件中与反式因子相互作用的关键碱基第24-25页
        1.5.3 筛选与顺式作用元件相结合的反式作用因子第25页
        1.5.4 从候选的DNA结合蛋白中进一步确认反式作用因子第25-26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6-47页
    2.1 材料、试剂与器材第26-33页
        2.1.1 化学药品与生化试剂第26-28页
        2.1.2 培养基第28页
        2.1.3 缓冲液第28-29页
        2.1.4 抗生素和诱导剂第29-30页
        2.1.5 菌种第30页
        2.1.6 质粒第30-32页
        2.1.7 仪器与设备第32-33页
    2.2 微生物学方法第33-34页
        2.2.1 细菌培养条件第33-34页
        2.2.2 菌种的保藏第34页
    2.3 遗传学方法第34-35页
        2.3.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4-35页
        2.3.2 大肠杆菌的钙转化第35页
    2.4 分子生物学方法第35-45页
        2.4.1 大肠杆菌的质粒抽提第36页
        2.4.2 DNA的纯化回收第36页
        2.4.3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36-37页
        2.4.4 重组蛋白的镍柱纯化第37-38页
        2.4.5 分子筛脱盐第38-39页
        2.4.6 蛋白电泳第39-40页
        2.4.7 G250法蛋白浓度的测定第40-41页
        2.4.8 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测定第41-42页
        2.4.9 DNA亲和层析第42-43页
        2.4.10 银染第43页
        2.4.11 蛋白质的质谱鉴定第43-44页
        2.4.12 凝胶阻滞实验(EMSA)第44-45页
    2.5 软件与数据库第45-47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47-86页
    3.1 esrE启动子上游存在调控序列第47-54页
        3.1.1 验证“P42是esrE启动子的负调控区”第47-50页
        3.1.2 P4P2的5'端存在esrE启动子的调控序列第50-54页
    3.2 esrE启动子上游调控序列的关键碱基第54-64页
        3.2.1 鉴定负调控区域P42中影响esrE启动子活性的关键碱基第54-55页
        3.2.2 构建新的单碱基突变株验证负调控区域的作用第55-58页
        3.2.3 回文序列的突变验证第58-64页
    3.3 esrE启动子上游调控元件的结合蛋白第64-69页
        3.3.1 DNA pull down偶联蛋白电泳技术分离DNA结合蛋白第64-66页
        3.3.2 DNA结合蛋白的质谱鉴定第66-69页
    3.4 体内验证esrE启动子上游调控元件的结合蛋白第69-77页
        3.4.1 双质粒系统的构建第70-76页
        3.4.2 报告基因lacZ活性的检测第76-77页
    3.5 体外验证esrE启动子上游调控元件的结合蛋白第77-86页
        3.5.1 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7-81页
        3.5.2 DNA结合蛋白的镍柱纯化和电泳分析第81-83页
        3.5.3 凝胶阻滞实验第83-86页
第4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4.1 本课题研究结论第86页
    4.2 拓展讨论第86-87页
    4.3 课题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附录第94-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所发表论文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数学解题中语言转译困难的调查与突破策略研究
下一篇: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影响因素及生产性保护研究--以福建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