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8-4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程 | 第20-37页 |
1.2.1 火焰稳定器 | 第21-24页 |
1.2.2 加力燃烧室火焰稳定器后流场研究 | 第24-26页 |
1.2.3 高温高速气流中喷雾雾化 | 第26-28页 |
1.2.4 高速气流中的火焰稳定 | 第28-31页 |
1.2.5 超声速气流中横向射流特性分析 | 第31-34页 |
1.2.6 亚声速气流中横向射流特性分析 | 第34-37页 |
1.2.7 涡喷发动机加力燃烧室中的热射流点火方式 | 第37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计划 | 第37-40页 |
第2章 进口参数对加力燃烧室及整机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 | 第40-50页 |
2.1 数值仿真计算方法 | 第40-44页 |
2.1.1 加力燃烧室数值计算的特点 | 第40-41页 |
2.1.2 加力燃烧室数值模拟的控制方程 | 第41-42页 |
2.1.3 湍流模型 | 第42-43页 |
2.1.4 燃烧模型 | 第43-44页 |
2.2 加力燃烧室中的重要参数 | 第44-50页 |
2.2.1 加力温度计算 | 第45-46页 |
2.2.2 加力燃烧效率计算 | 第46-48页 |
2.2.3 总压恢复系数计算 | 第48页 |
2.2.4 加力比及加温比 | 第48-50页 |
第3章 不同工况下加力燃烧室性能的数值仿真研究 | 第50-84页 |
3.1 模型选取 | 第50-52页 |
3.1.1 网格划分及网格无关性检验 | 第52页 |
3.2 高温热风洞试验台计算结果分析 | 第52-69页 |
3.2.1 主燃烧室模拟段 | 第52-53页 |
3.2.2 涡轮模拟段 | 第53-54页 |
3.2.3 加力燃烧室模拟段 | 第54-69页 |
3.2.3.1 火焰稳定器张角对加力燃烧室的影响 | 第55-59页 |
3.2.3.2 火焰稳定器宽度对加力燃烧室的影响 | 第59-62页 |
3.2.3.3 进口气流温度对加力燃烧室的影响 | 第62-66页 |
3.2.3.4 燃油射流速度对加力燃烧室的影响 | 第66-69页 |
3.3 实际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数值模拟 | 第69-73页 |
3.3.1 冷态流场模拟 | 第69-71页 |
3.3.2 热态燃烧模拟 | 第71-73页 |
3.4 加力燃烧室热射流点火方式相关数值模拟 | 第73-83页 |
3.4.1 蒸发管内额外喷油对主燃烧室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74-76页 |
3.4.2 侧壁面额外喷油对主燃烧室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76-82页 |
3.4.3 两种喷油方式的结果对比 | 第82-8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3.5.1 加力燃烧室部件参数 | 第83页 |
3.5.2 真实加力燃烧室及热射流点火方法 | 第83-84页 |
第4章 不同工况下加力燃烧室性能的试验研究 | 第84-98页 |
4.1 试验台与试验件 | 第84-90页 |
4.1.1 空气供给系统 | 第90页 |
4.1.2 燃油供给系统 | 第90页 |
4.1.3 压力及流量测量 | 第90页 |
4.2 加力燃烧室点火边界试验 | 第90-93页 |
4.2.1 试验工况 | 第91页 |
4.2.2 试验结果 | 第91-93页 |
4.3 热射流点火方式的试验验证 | 第93-94页 |
4.4 加力燃烧室长度对燃烧效率及发动机推力的影响 | 第94-9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5-9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8-102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98-99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99页 |
5.3 工作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99-102页 |
5.3.1 工作不足之处 | 第99-100页 |
5.3.2 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8页 |
致谢 | 第108-11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