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边主梁断面斜拉桥涡振响应及抑振措施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大跨度桥梁抗风的发展第11-12页
    1.2 边主梁断面叠合梁斜拉桥的发展第12-13页
    1.3 涡激振动研究简介第13-15页
    1.4 桥梁涡激振动工程实例第15-16页
    1.5 大跨度桥梁涡激振动研究方法第16-19页
        1.5.1 理论分析第16-17页
        1.5.2 风洞试验第17-18页
        1.5.3 现场实测第18页
        1.5.4 计算风工程第18-19页
    1.6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9页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边主梁断面涡激振动特性及制振方法第20-29页
    2.1 钝体涡脱现象第20-22页
        2.1.1 钝体二维涡脱现象第20-21页
        2.1.2 钝体三维涡脱现象第21-22页
    2.2 边主梁断面涡激振动影响因素第22-24页
        2.2.1 雷诺数Re第22-23页
        2.2.2 紊流特性第23页
        2.2.3 钝体气动外形第23页
        2.2.4 Scruton数第23-24页
    2.3 边主梁断面主梁涡振性能优化第24-27页
        2.3.1 结构措施第24页
        2.3.2 机械措施第24页
        2.3.3 气动措施第24-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边主梁断面涡振性能优化及制振措施研究第29-56页
    3.1 工程背景第29-30页
    3.2 动力特性分析第30-33页
        3.2.1 成桥态动力特性第31-32页
        3.2.2 最大单悬臂施工态动力特性第32-33页
    3.3 节段模型设计第33-39页
        3.3.1 试验工况第35-36页
        3.3.2 最大单悬臂施工态节段模型涡振响应第36-37页
        3.3.3 成桥态节段模型涡振响应第37-39页
    3.4 边主梁断面制振措施试验研究第39-55页
        3.4.1 间隔封闭外侧人行道栏杆第39-41页
        3.4.2 内测水平隔流板第41-42页
        3.4.3 梁底稳定板第42-45页
        3.4.4 裙板第45-48页
        3.4.5 主纵梁下部导流板第48-51页
        3.4.6 风嘴第51-54页
        3.4.7 边主梁制振措施分析第54-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边主梁节段模型涡振响应计算和分析第56-71页
    4.1 涡激振动二维理论分析模型第56-58页
    4.2 桥梁涡振响应沿跨向的相关性第58-60页
        4.2.1 Wilkinson涡激力相关性试验第58-59页
        4.2.2 拉条试验第59-60页
        4.2.3 流线型主梁断面涡激力相关性试验第60页
    4.3 实桥涡振响应的计算方法第60-62页
    4.4 实例桥梁主梁涡振响应计算第62-66页
        4.4.1 基于涡振响应相关函数桥梁涡振响应计算第63-64页
        4.4.2 基于经验模型不考虑涡激力相关性涡振响应计算第64-65页
        4.4.3 基于偏相关的线性模型涡振响应计算第65-66页
    4.5 各国规范对桥梁涡振响应的规定第66-68页
        4.5.1 中国规范第66页
        4.5.2 英国规范第66-67页
        4.5.3 德国规范第67-68页
    4.6 各国规范涡激振动响应限值对比第68-70页
        4.6.1 中国规范第68页
        4.6.2 英国路桥设计手册第68-69页
        4.6.3 其他规范第69-70页
    4.7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结论第71-73页
    5.1 论文主要内容第71页
    5.2 论文主要结论第71页
    5.3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71页
    5.4 研究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滑桩设置差异对桥墩基础受力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考虑层状围岩蠕变效应的隧道结构受力特性研究